预言中圣人的真实处境:贫居闹市无人问

警告:本文含有未经科学证实的内容,请当作科幻故事欣赏。

古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段话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东西再好,如果遇不到识货的人,在平常人眼里就是个废物垃圾。无论是货物还是人,都是这样的。

预言中圣人的真实处境:贫居闹市无人问

在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姜太公在没有遇到周文王之前,就是一个坐在河边钓鱼的疯老头。韩信在没有遇到萧何以前,连吃饭和谈女朋友的钱都没有。诸葛亮在没有遇到刘备之前,就是一个自命清高的种地农民。正是因为遇到了识货的人,才使得他们的大才得以舒展,从而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预言中的圣人在真实的生活中,一定也会遇到类似的遭遇。因为这些都可以从常理中推测出来。

首先,圣人是一个内心开悟的人。一个人要想达到内心开悟的境界,没有一、二十年死心塌地的功夫,根本不可能做到。在这漫长的孤独求索过程中,他逐渐地被社会边缘化了。无论是父母兄弟、同学朋友,还是同事、熟人,都会因为他的怪脾气而逐渐远离他。

预言中圣人的真实处境:贫居闹市无人问

为什么他会有怪脾气呢?因为要想开悟见性,必须保持内心绝对清静。清而又清,静而又静。至再至三,反复淘炼,才能得到空空妙有之心,如如自在之心,光明智慧之心。这是任何人开悟之前的必经阶段。没有经过这些阶段,凭空就说自己开悟,必然是自欺欺人。

平常人都是躁动之心,大家整天忙着思考挣钱,难有片刻的清静。现在身边忽然冒出一个时时处处保持内心清静的人,必然会引起同事、家人、朋友的侧目而视。大家不会仰慕他内心清静,大家只会嫌弃他不好好工作生活,整天搞些乌烟瘴气的旁门左道。因为在普通人眼里,工作挣钱才是唯一的正道,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

预言中圣人的真实处境:贫居闹市无人问

圣人在他开悟以前的数十年时间里,过的都是遭人白眼、受人反对的生活。所有人都刻意与他保持距离。他孤独到了极点。如果最终无法开悟,圣人就疯了。不过好在最终他一定会开悟,不然预言岂不是要落空?

由于他的特立独行,所以难以与人和谐相处。这导致他的工作不稳定。工作不稳定就是收入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就会变得贫穷。在当今社会中,贫穷意味着狗屁不是。连自己的家人都懒得理他,何况是陌生人。圣人何尝不想出名捞钱。可是他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个并无特长的屌丝。以他的状况,又有谁能够看得起他呢?

圣人不是不想出名,奈何实在找不到出名的理由。既没有钱,也没有势。谁都不愿意待见他。这正应了那句老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预言中圣人的真实处境:贫居闹市无人问

尽管外界的人看待圣人是个古怪而且不好相处的人,但在圣人自己的眼里,情况并没有那么复杂。众人的心是浮躁的,圣人的心是清静的。以浮躁之心观察清静之心,当然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以清静之心观察浮躁之心,则一切都明明白白,只是圣人不愿意争辩就是了。当然,就算他跳出来争辩,也只会把自己越抹越黑。因为圣人再厉害,也架不住俗人数量众多呀。大家一人一口唾沫,就把圣人淹没了。还争什么争?辩什么辩?

圣人的难处就在于缺乏旁证。圣人是无心之心,俗人是有心之心。圣人刚出现的时候,全世界就他一个人达到了圣人的境界。而俗人则遍地都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埋没、埋没、埋没。没有别的可能。

预言中圣人的真实处境:贫居闹市无人问

但是圣人终究是圣人。他的菩提智慧可不是说着玩的儿戏。他可以用自己的超凡智慧分析各类问题。当人们发现他的分析准确到位,合情合理,能够高效地解决问题时,才能逐渐地感觉到他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圣人   伯乐   侧目而视   旁门左道   千里马   闹市   清静   美文   处境   浮躁   贫穷   脾气   平常   眼里   境界   内心   智慧   真实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