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诗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是著名诗人李清照写的《乌江绝句》。诗中歌颂了西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虽然历经千年,读起来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用自己光辉的一生和壮丽的事业,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因为有了这些英雄人物,才使得中华文明群星璀璨。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纵观古代英雄人物的一生,往往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得意之时,也有失意之处。古往今来的人们总喜欢品味英雄人物的一生,从他们的成功中汲取经验,从他们的失败处吸收教训。正是因为英雄辈出,代代传承,才使得我们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人们在谈起英雄人物一生的功过成败时,总是对他们的成功谋略赞赏不已,对他们的一时失策扼腕叹息。人们常常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很多英雄人物智勇足备,谋略超群,却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出现疏忽,以至于酿成大错,功败垂成呢?究竟是他们的谋略不足,还是他们的个人命运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实在太多,文章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以项羽、吕布、曹操、刘备等人为例进行说明。其余英雄可以以此类推。

俗话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个人能够成为当世英雄,必然有他成功的道理。而英雄人物之所以最终失败,必然有其自身的内在原因。项羽和吕布都以勇力闻名天下。韩信评价项羽说,项王咽呜叱咤,千人皆废。三国时人们评价吕布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两位能够成为一代英雄,都与他们的神勇无敌有关系。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因为他们自身的神勇,吸引了周围群众对他们的仰慕崇拜,于是一帮小弟拜倒在门下,成就了他们的小团体。但是,他们的事业属于众人的事业,并不是几个人就能成功的,必须成千上万的人相互配合,才能成功。所以,勇力和谋略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有时候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谋略。因为谋略可以笼络人心,鼓舞士气,可以利用敌方的弱点和己方的优势,从而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效果。

一个人的勇力是有形的,可见的,有限的。一个人的谋略是无形的,不可见的,无限的。相比于勇力来说,谋略显得更隐蔽,更危险。项羽和吕布的神勇当世无敌,这个大家都能看得见。他们自己也往往引以为傲。这就是他们失败的起点。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由于他们以个人勇力自负,待人内心傲慢,当身边人提出谋略方面的建议时,他们基本上很难听进去。即使听进去了,也是拣自己听着顺耳的部分听。这就导致一些重要的谋略被他们无形中忽略了。

比如,淮阴侯韩信当初在项羽身边时,数次以谋略进献项羽,可惜项羽自视太高,根本听不进去。无奈之下,韩信投奔了刘邦。最后韩信以谋略围歼项羽成功。项羽虽然英勇盖世,但是以单枪匹马面对数万军队,只能自刎而死。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再比如,吕布天下无敌,手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宝马,真是英勇一时。可是,他的深谋远虑不足。对于当时天下群雄割据的局面,他只知道拥兵自重,不知道获取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戴,只能在刘备、袁术之间反复摇摆。当曹操大举进攻时,只能坐困城中,束手待擒。

为什么范增这样的大谋略家不能辅佐项羽成功呢?是范增的谋略不足吗?非也。范增的失误在于他没有看清楚项羽的个性。项羽以勇力自负的个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就算是张良、诸葛亮辅佐,也必然失败。何况张良曾经辅佐过项羽。只因为三观不合,才去投奔了刘邦。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三国时期的陈宫也是一代谋略家,当初放弃县令追随曹操,希望共图大事。只因为看见曹操错杀了几个好人,因此记恨在心,中途退出。陈宫与吕布的结合,其实是半斤八两,正好相称。

吕布为人缺乏深谋远虑、战略眼光。而陈宫为人缺乏胸怀天下之大度量。试想曹操准备回乡聚集乡勇,联合袁绍,讨伐董卓,匡扶汉室。这正是为天下人着想。而曹操借宿故人家,情势危及,偶然误杀好人,陈宫心中便纠结不安。如此度量,怎能成就大事?如果说陈宫是内心善良仁义之人,为何不去投奔刘备?可见陈宫充其量不过是妇人之仁,小家算计。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陈宫既不能看透吕布的浅薄,自己又没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最后被灭理所当然。不过,陈宫毕竟还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在曹操面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他的失败在于格局太小,属于略有谋略的酸秀才。

最后看看曹操的成败得失。曹操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懂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道理。他懂得任用人才,利用人才的智慧、勇力,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平定吴蜀呢?有人说是孙权和刘备太强所致。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曹操自己的性格缺点所致。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曹操虽然是一代英雄,但是他的志向只是满足于纵横天下,四处逞强,卖弄自己的豪横。正因为他的志向仅此而已,所以一旦有空闲,他就开始享受人生了。比如在征讨张绣时,看见张绣的婶娘漂亮,就据为己有,疯狂享乐一个多月,结果导致张绣反叛,曹操大败。再比如曹操百万雄师下江南,眼看胜券在握,自己得意忘形,又是聚餐喝酒,又是吟诗唱歌,潇洒的一塌糊涂。结果,乐极生悲,被周瑜一把火烧得屁滚尿流。而当机会来临时,眼看汉中可得,他回想自己的赤壁之败,觉得应该适可而止,于是主动退兵。

曹操一生,四处征战,亲历前线。他的志向就是四处征战,到处炫耀自己的豪横。当他的志向满足时,就不再努力进取。他虽然控制了广大地盘,最终只能做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不能统一吴蜀,并非谋略不足,实际上是志向浅短所致。

英雄人物的谋略、志向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英雄人物的谋略并非不够深远睿智。他们能成就的事业规模,取决于他们心中的志向。所谓人有多大志,便有多大事。而他们能否实现自己的志向,则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命运。刘备虽然有匡扶汉室之大志,奈何命运捉弄人,虽有卧龙、凤雏大才辅佐,终究未能成功。惜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勇力   谋略   志向   豪横   项羽   汉室   深谋远虑   当世   大志   刘邦   神勇   美文   成就   命运   事业   英雄   关系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