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与哲学教授的境界差别

最近看了一则视频,内容是国内某著名高校哲学系教授谈论禅宗和禅宗六祖。这位哲学教授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习惯,那就是讲课时烟不离手。在大学课堂上一边讲课,一边抽烟。显然哲学教授就是要显得与众不同一点,不然好像就不能讲哲学课了。

这位教授的哲学水平如何,我不敢妄加议论,自有行业专家进行评论。但是他对于禅宗心法的一些理解、体悟,让人难以苟同。这位哲学教授对于禅的理解,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禅宗公案,具有很好的代表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哲学教授的修为境界。

圣人与哲学教授的境界差别

该哲学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惠能祖师到了他的课堂上,忽然问他,是谁在讲课。他应该怎样回答呢?他说,如果我说是哲学教授在讲课,那惠能祖师肯定会认为我没有悟。我应该说是佛性在讲课。这样才能证明我悟了。

于是,我们不免感到好奇。如果是惠能大师亲临该教授的课堂,问了这样的问题,他要怎样回答才能表明明自己真的开悟了呢?这位教授给出的回答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圣人与哲学教授的境界差别

教授说,是佛性在讲课。可是佛性是什么呢?他没有回答。其实他所说的佛性,不过是他对佛教典籍中自性描述的一个概括性理解。他所谓的佛性,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他的意识之心,并非自性本来。自性本来无形无相,无名无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人要体悟自性,唯有无心。无心即是无意识,无意识即是无思维。无思维即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思维活动停止,然后才能体悟自性。

然而,这位教授出口就说:是佛性在讲课。显然,在他的思想里面,自性是有名字的,有形相的。自性的名字就是佛性,自性的形象就是讲课的形象。如果说自性有名字,那么自性就有属性。佛性的属性是什么?究其根本,不过是这位教授个人的意识之心而已。岂能与自性相提并论?

圣人与哲学教授的境界差别

哲学系教授用他学习研究西方哲学的惯性思维,来阐述禅宗心法,甚至很得意地说自己悟过。不免让人哑然失笑。《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教授之心住于佛性二字之上,显然是住相之心。住相之心即是意识之心,有心之心。如此之心,岂能与菩提自性混为一谈!须知,所谓菩提自性,所谓大道,不过是圣人为了度化人心,发明出来的一个词汇。其本身并非自性本体。不过是个假名而已。圣人云:道可道,非常道。佛祖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哲学教授的回答,真实地反映出了他的个人修为境界,他仍然停留在意识之心的层次上,也就是心住于意识之相上。他的境界仍然是凡夫的境界,离开悟还有十万八千里!他的回答恰恰说明讲课的正是教授的意识之心。也就是说,通过他的回答,我们知道的确是哲学教授在给学生讲课。

圣人与哲学教授的境界差别

那么,对于惠能祖师的提问,哲学教授怎样回答才能体现出开悟的境界呢?他应当回答,我也不知道谁在讲课。当年达摩祖师面见梁武帝时,梁武帝曾经问达摩,对朕者谁?达摩祖师回答:不知。达摩大师为何如此回答?因为悟道之人,心不住相,始终无心。一切时中,念念自照,自性如如。他是不起意识之心的。既不起意识之心,就无法判断控制自己说话的人是谁。所以,达摩大师并不知道梁武帝对面坐着的是谁。他并不需要知道。尽管如此,但是他却知道他自己的对面坐着的是梁武帝。为什么呢?因为开悟的人都有菩提智慧。菩提智慧会告诉他一切事实。

圣人与哲学教授的境界差别

同样的道理,有讲课者,就有听课者。既然不知道是谁在讲课,那么讲台下是谁在听课呢?答案是学生。为什么不知道谁在讲课,却知道谁在听课呢?很显然,教室里黑压压坐着一大片学生,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听课做笔记,这不是学生在听课,难道是佛性在听课吗?如果自己连对面的学生都看不见,不认识,自己岂不是目盲心乱了吗?但凡是个正常的有智慧的人,都会知道是学生在听课。悟道之人,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山河大地就是山河大地,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达摩   心法   惠能   境界   哲学   教授   自性   哲学系   禅宗   祖师   佛法   菩提   圣人   美文   差别   佛性   思维   意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