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著名学者黄炎培曾经提出过历史周期律问题。他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

圣人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黄炎培所说的历史周期律,在中国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圣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对于历史周期律问题会有怎样的看法呢?今天,心境君就带您进入圣人的内心世界,探讨一下圣人会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实际上,历史周期律问题并不是黄炎培最早提出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圣贤都知道历史周期律的存在。古人将历史周期律总结为: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样的周期律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更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过程之中。

圣人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在《周易》中,古人用龙的升举变化来反映周期律问题。龙者,纯阳之物也。古人用龙代表事物发展的积极面。龙在八卦中代表阳爻。龙的升举变化,体现在卦象中,就是真阳自下而上,由微至著的过程。初九阳气始生,潜龙勿用。二九阳气渐盛,见龙在田。三九真阳有形,龙出于渊。四九真阳壮盛,龙战于野。五九真阳战退群阴,飞龙在天。六九阳极生阴,亢龙有悔。

由此可见,历史周期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它广泛存在于宇宙万事万物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更改,无法消除,是宇宙发展的总规律。

圣人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黄炎培总结的初时聚精会神,后来渐渐松散,正是对应周易中的真阳发展变化过程。事业初兴的时候,由于能量较弱,不得不细心呵护,努力使其正常生长。待到环境渐渐宽松时,能量较强,则可以顺势而为。可是这时候不好的因素也会出现,比如懒惰骄傲懈怠的情绪开始滋生。当负面情绪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就会推倒正面的积极因素,使事物的发展走向反面。

然而,事情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人生天地之间,头圆顶天,足方履地,是万物之中最灵最尊最贵的生物。尽管历史周期律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人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规避历史周期律带来的负面效果。

圣人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就琢磨过了,并且给出了终极的完美解决方案。老子曰,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也就是说,虽然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无法克服的。但是只要人们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即使消除发展中出现的消极因素,使事物始终保持在中和、不极端的状态中,事物发展就不会走向相反的方向。事物就可以永远处在积极正面的轨道之中。

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圣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的目的就是要避免使事物发展到极端状态。为此,他处无为,不居功。因为无为、无名、无功、无德,所以他就没有反面的矛盾对立面。如果他有所为,自居其功,时间一久,反面的矛盾对立面就会越积越多。从一到二,从二到三,从三到万。当反面的矛盾积累到极端状态时,圣人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圣人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老子曰,圣人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圣人总是喜欢甘居人下,自隐无名,默默无闻。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甘居人下,会引起众人的同情。始终甘居人下,就会一直引起众人的同情。而如果圣人总是高高在上的话,就会引起众人的羡慕嫉妒恨。当这种羡慕嫉妒恨逐渐累积,达到足够的量级时,圣人就会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圣人看透了事物发展的周期规律。在事物发展的最初阶段,就采取措施,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预防。

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世间的万事万物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高低贵贱、强弱荣辱。只有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道理不会变。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又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这就是贫富强弱周期律。俗话说,天高听卑。天高高在上,天如果不听卑,天就会失去卑,最后天也将不成其为天。

圣人怎样看待历史周期律

由此可见,圣人对于历史周期律有着清醒而透彻的认识。他的各种行为都是为了避免历史周期律作用在自己身上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圣人总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圣人之所以要利而无害,为而不争,甘居低下柔弱,正是为了避免使自己发展到极端状态。在老子看来,不可避免的历史周期律就是大道的体现。而圣人为了避免历史周期律的副作用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就是德的体现。圣人之所以要修道积德,正是为了回避历史周期律的负面作用。而圣人应对历史周期律的方法就是修道积德,使自己常常无为不争,常处柔弱低下。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用平常心看待一切,不与天地万物争名夺利。故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周期律   圣人   周易   阳气   物极必反   历史   自然规律   不可避免   反面   美文   负面   古人   万物   老子   事物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