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怎样看待社会上的正能量与负能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正能量。当人们听见或者看见别人的某些激励人心的言行思想时,就会由衷的赞叹他们正能量满满。比如鸿星尔克捐款事件,少年勇救落水美女事件,穷屌丝背着母亲去上学事件等等。可是,对于什么是正能量,怎样做才是正能量行为,正能量的起源与发生原理等问题,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分析与阐述。正能量代表的是社会的公道与正义。既然它的意义如此重要,就有必要对正能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正能量?所谓正能量,指的是人在无心状态下发出的,不掺杂个人私欲的能量。这种能量因为是无私的,所以当它发出的时候,会给别人带来一种正向积极的激励作用。从本质上说,正能量是一种慈悲的能量,一种美好的能量,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能量。一个人能够发出正能量,一是出于无心,二是出于慈悲善良。

圣人怎样看待社会上的正能量与负能量?

其次,我们看一下什么是负能量。与正能量相对的自然就是负能量。既然正能量对应的是无心状态下的无私无欲的能量,那么,负能量对应的就是有心状态下的饱含私欲的能量。负能量处处都包含利益上的算计,充满了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当一个走路摔倒的老人,无故诬陷好心帮忙扶他起来的人时,他的内心就是极度自私的,他给社会带来的就是巨大的负能量。

在社会上,人们总是对正能量报以欢呼之情,对负能量报以厌恶之感。正能量为什么能够激励人心,感化人心,给人带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负能量又为什么能够带坏一时的社会风气呢?这就要从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本质入手去理解。

圣人怎样看待社会上的正能量与负能量?

正能量是人在无心状态下发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人在无心状态下,后天的算计之心消失。这时候主宰人的意识的是先天之心。先天之心是无私无欲的慈悲之心,无我之心。当人们接收到来自先天之心的能量时,自己的内心就会受到慈悲心的感化,于是产生振奋人心的感觉。这就是正能量对人的正向积极影响。正能量的名称由此而来。

负能量是人在有心状态下发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人在有心状态下,任何思想、言语和行为都是充满算计之心的。他之所以会发出这些思想、言语和行为,都有着自己的功利性目的,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然后才会发出这些言行和思想。当人们接收到负能量的信息时,会从中解读出自私、算计、利益、欲望等信息,这些信息会让人感到内心不安,充满焦虑。这就是负能量对人的负面消极影响。负能量的名称由此而来。

圣人怎样看待社会上的正能量与负能量?

既然正能量有益于社会,负能量有害于社会,那么怎样发掘社会上的正能量?怎样压制社会上的负能量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出于无心的言行思想,代表的就是正能量。出于有心的言行思想,代表的就是负能量。要想发掘社会上的正能量,只要让人们常常处于无心的先天状态。要想压制社会上的负能量,只需要让人们少一点算计之心、刻意之心,少一点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常常清静无为,常常清静自然,就可以了。老子曰,清静为天下正。当人们内心清静,常处于无为不争的状态时,就能够发掘正能量,压制负能量。

圣人怎样看待社会上的正能量与负能量?

正能量和负能量虽然差别显著,但在日常生活中,要想鉴别出正能量和负能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识别社会上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呢?那就要看人说话做事想问题的时候,究竟是出于有心还是出于无心。出于有心,出于个人利益考虑的言行思想,就是负能量。出于无心,出于为众人利益考虑的言行思想,就是正能量。因为无心之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就是胸怀众人之心。而有心之心就是自私心,自私心就是只想自己之心。

由此可见,正能量与负能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个出于慈悲心,一个出于自私心。一个是为众人的利益考虑,一个是为个人的利益考虑。俗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为众人利益而死,就是重于泰山,为个人利益而死,就是轻如鸿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社会上   能量   轻如鸿毛   个人利益   人心   私心   清静   圣人   慈悲   言行   美文   先天   言语   内心   利益   思想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