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和孩子讲大道理,不如和孩子常共情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一书中著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但大多数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生活中,却将这三种教育方式往往体现的淋漓尽致。父母在子女面前保有一定的威严是必要的,适当的给孩子讲讲道理是必要的,关心爱抚他们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时常训斥,一切应该在于一个“度”上做好文章。

与其和孩子讲大道理,不如和孩子常共情

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共情是最好的沟通

孩子小时候的心性是纯洁的,他们的神情也容易专注;但随着他们的慢慢长大,思想往往容易放飞,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威严、训斥也许会起一点作用,但等他们长成少年、青年时,训斥、讲道理也许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万一他们顶撞父母,又该怎么办?所以,对子女教育而言,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是大人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观察他们的言行,在温情的陪伴中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难问题,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会收获异味的惊喜。这样的父母,更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

与其和孩子讲大道理,不如和孩子常共情

共情是最好的沟通

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好的家庭教育,是由长及幼的潜移默化,是共情与温情中的润物无声,是和谐共生中的春风化雨。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父母带头了、做好了、做对了、行正了,才能给孩子以榜样的力量,才会在孩子面前有话语权。而万不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却没做到,万不可在对待孩子总显得高高在上,在孩子面前总是发号施令。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究心和求知欲,聪明的父母应该是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孩子一起做事,和孩子一起探究,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的耳提面命,而是一种春风化雨的过程。只有父母学做更好的自己,才能希望教育出更好的孩子。父母的身教,才是最好的家教。

与其和孩子讲大道理,不如和孩子常共情

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人格是最好的榜样

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而不是只关注孩子学习,注重孩子读书。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是塑造一个优秀孩子的关键。父母的起点,决定了孩子的高度;父母的示范,影响着孩子的态度;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眼界与未来。格局是什么,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也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认知范围 。一个人的格局越大,他所看到的世界也就越大,所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广。孩子的人格培养,是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帮助孩子培养认知能力、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劳动能力,是帮忙孩子树立品德、开拓眼界、提升境界、守住边界,让孩子学会在纷繁中坚守本心,在生活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与其和孩子讲大道理,不如和孩子常共情

人格是最好的榜样

《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和晚辈进行说教无可厚非。但父母经长只想着给孩子讲自己的大道理,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是妥当的。不妨扪心自问,你讲的道理孩子真的能听懂,真的听进去了吗?其实,养儿育女之路,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修行之路。教育孩子眼光要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而是勇于踏出急功近利的怪圈,去出攀比对比的误区,陪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那里有星辰大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与其和孩子讲大道理,不如和孩子常共情

教育好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娑婆若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2021-05-2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卢梭   孩子   好孩子   春风化雨   大道理   眼界   威严   家庭教育   美文   榜样   家教   格局   人格   面前   父母   能力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