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有时,当工作完成不尽人意时,你会怎么复盘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我已经尽力了。”然而你认为的“尽力”,真的到达自己能力的边界了吗?

想必,此时你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很多时候,人啊,99%的问题都不在能力,而在于态度。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态度”说白了就是你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漂亮;

“能力”就是你如何把一件事情做成。

这完全是两码事。

但是别忘了,做成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做好。

所以,俊峰认为态度是能力的能力。

01

你的态度,决定了能力的边界。

职场上有句话:“ta这是能力问题,工作态度还是好的。”通常做的不够好的时候,“能力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谅解。

你的确要承认、时代、机缘、天赋、性格、出身、早期教育等,这些你无法全然掌控的因素关系重大,或许应该将你的个人“能力”划定在某个范围内。

譬如,身为帝都的一位职场妈妈,她觉得自己大概不能为人类飞向火星做出直接贡献,也不能参加奥运会了;她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现在创业能赚大钱或者改变世界。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看吧,有时,个人选择的力量依然是太被唱衰了。在你此刻能力的边界,与全然无法突破的极限之间,依然有广阔的不确定空间。

很多时候,你的能力是由你的态度决定。

过去的态度,决定你现在的能力;现在的态度,决定你未来的能力。

因为态度就是你想把自己的能力边界推到多远。

02

有态度的人,ta们特别留意别人是怎么做的,什么方法能帮助自己做得更好。

始终留意前沿趋势,琢磨前人经验,敏感更优的方式

什么意思呢?

举个栗子:麦肯锡资深咨询师、沃顿商学院MBA邱天老师曾分享她的故事,她离开麦肯锡后,做了营销。

有次内部培训,主题是分享理财用户的洞察,她问大家:“如果有个理财产品,银行承诺回报率8%,你考不考虑?”

在坐的多数人回答:考虑,因为银行背书给人感觉风险极低,而受益率又高过一般同等风险等级的产品。

然后,她又问:“还有个理财公司,是我表哥他同学开的,承诺回报率10%,你考不考虑?”

“不考虑”

12%呢?不考虑。

15%呢?更不敢考虑了呀。

因为,她表哥的同学是谁?他们都不太敢相信。

这是个简单的问答,把参与者带入用户角色,让ta们感受一下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这能让培训的气氛有些互动。

毕竟,培训,有互动点就没有那么枯燥。不久后,她们团队有个伙伴去给别人培训,当时邱老师忙,没有参与培训当中,只能培训时电话接入旁听。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老师忽然听到那个小伙伴问道:“如果有个理财公司,是我表哥他同学开的,承诺利息10%,你会考虑投资吗?”

读到这,想必有的读者都快不耐烦了,你讲这个跟态度决定能力有什么关系呀?

实话说,邱天老师设计的这个互动真没啥了不起。

邱天老师欣赏的是这个年轻的同事,因为他见到一个可能有点效果的方法就去留心,然后有机会就去试用。

你会发现,职场上能力比较强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留意别人是怎么做的,什么方法能帮助自己做得更好。

他们始终开着雷达,去留意前沿趋势,费尽心思琢磨前人的经验,敏感更优的方式。

这就好像少年时的那些学霸,总关心别的学霸用什么参考书,做什么题库一样。

道理都是相通的。

职场上的技能包罗万象,动态发展,并没有一本工具大全可以让你一劳永逸。

怎么写好邮件?怎么有效开会?怎么管理时间?怎么活跃氛围?....

一眼望去,是日常许多人再给你做示范。

这是一本本打开的书,就看你是否愿意去阅读、去琢磨、去实践。在点滴中,你要学会慢慢的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高效。

03

有态度的人,擅长自学

小时候,有的孩子摔倒了,不需要别人去搀扶,自己就会挣扎的站起来;有的孩子摔倒了,就等着父母去扶ta起来。

成年后,职场上也有“等投喂”和“自己吃”的大人。前者需要一点推动,后者自己买菜,自己点菜,自己搜索菜谱学做菜。

举个栗子:邱天老师的营销团队当时来了一位女孩做内容运营,俗称“小编”。

她写作流畅,排版精美,但从来不怎么用Office办公软件。直到有一天,某个项目要熬夜赶工一个PPT,拉她也来帮忙。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当时项目经理跟女孩说:“这些图用PPT画,行吗?”

女孩回答:“你赶快去忙吧,我自己百度,不清楚再来问你。”

经过连夜赶工,女孩最后交出来的ppt很专业,当然与她的写作与设计底子有关,

只是一张图她不会用PPT画,用PS先做出来,问大家行不行。

你不难发现,有能力的人,对未知的世界有“我可以”的态度。

很感谢互联网,整个世界亦是一本打开的书,你可以自己百度,自己知乎,可以跟人请教,可以买书上课,可以看“帮助”文件,可以边试边学...

世界上肯定有挑战智商极限与情商高度的事,但阻挡你的往往是“这没意思”“这好难哇”“我不行”“以后再说”的状态。

是否能自己动手探索新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能走多远,变的多强,过的多好。

04

有态度的人,尽力而为

有一次,邱天老师的前一家创业公司CEO提出在陆家嘴地区投放广告,他们选择了某地铁站的广告位,并迅速签约。

飞去上海,供应商陪着去现场一看,当时团队里有个90后,当场脸色变得很难看。

老师问他:“你是否觉得不行?”因为那是一条比较早的地铁线,站厅比较陈旧昏暗,现场效果比远程图片差不少。

站厅里的乘客行色匆匆,而且所选区域冲击力不够,同时投放不同形状的灯箱和立柱,又要增加创意的难度和制作成本。

当时,让人吃惊的是,老师的这位CMO(市场营销官),天性犹豫,掂量档期已定,这时修改不知道是否可行,都拿不定注意。

这时让人震撼的是,这个90后“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改!我去说!可以商量的,来得及!”所幸供应商很配合,帮助他们做出了调查。

后来,邱天老师把此事写进“90后”的推荐信,这位90后拿下了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伦敦商学院(LBS)等若干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当时买陆家嘴地区广告是CEO主意,签约这个地区是这个90后跟上好几层老板的决定;事后也没有人能判断投放原来的位置一定不好。而且他早就说好了两年后申请出国,也没打算跟这家公司生死到老。

也就是说,改位置,他只是给自己:“找麻烦”罢了。

在这件事情中,不难看出,优秀的人有最强的渴望要把事情做好,因此,他们独立思考,反复判断,提出建议,积极推动。

那回到漫漫职场路上,有那种“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的劲头,才有机会去承担更大的责任,赢得更多的胜利。

05

有态度的人,细水长流

在大二下半学期时,俊峰进入互联网行业,因为一直以来俊峰是找不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在哪里?

稀里糊涂上了大学,又稀里糊涂选了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机械专业,那时,俊峰就对自己说:“难道我这一辈子要靠撸铁”生活吗?

记得在刚上大学时,那时就摸索着开通自己的公众号,平时就喜欢写点东西,记录成长过程。

可能因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俊峰开始做内容,写作,并且也很喜欢社交媒体这些东西,不感冒“新媒体”。

于是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找渠道链接新媒体方面的导师和牛人,于是乎俊峰通过写作和做公众号,链接了很多新媒体大咖,也加了微信,向他们请教经验。

有时甚至花钱咨询厉害的人,那时被同学说:“你是脑子有病吗?还是你家里有矿啊?”

那时自己只是微微一笑。

如今,我的人生终于从迷茫中翻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自己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也吸引很多优秀的导师,帮助自己。每天看ta们的朋友圈我都觉得收获满满。

有句鸡汤想必大家耳熟能详:

你未来的收入,由离你最近的人决定。

帮助我再次感谢我们麻烦过的人。

和这样一群人打交道真的很舒服,物超所值,如果下次我需要帮助,我相信导师们会很乐意帮助自己。

懂得感恩,表达感谢,礼多人不怪是我们一直明白的道理,然而能坚持下来贯彻执行却并非易事。

而靠谱懂事的人设就是这样细水长流建立起来的。

人设是这样,品牌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世间的道理就这么多,看你是否有意愿坚持去做。

06

有态度的人,保持正念

我身边曾有位在学校创业的同学,打过几次交道后,我隐约觉得怪怪的,却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

有一天,因为某事他和自己团队的意见不合,而且闹得还挺不好。

当时,他站在我身边,长叹一句:“哎,大学生没资源,没人脉,没背景,团队难带,创业太难了啊。”

就在那一刻,俊峰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那天,我给他反馈,对他说:“你试试别把这件事想得那么严重。他和生活中的许多朋友一样,负责,肯干,就是容易流露负面情绪。”

接触过一些负能量的人,你会发现ta们的抱怨一般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好倒霉啊”,另一个是“xx好差呀”。

开会遇堵车,我好倒霉啊,交通好差啊;

马桶坏掉了,我好倒霉啊,物业好差啊;

老板出差错,我好倒霉啊,老板好差啊;

客户有问题,我好倒霉啊,客户好差啊;

别人误会我,我好倒霉啊,别人好差啊。

嗯,是挺倒霉的,环境也可能是最差的。时不时直抒胸臆“丧”一下,能消气解乏,排毒养颜。但其实这样挺累的,周围人也跟着累。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保持正念,首先不要太过“升华”坏事。堵车不至于天塌下来;都21世纪了,抽水马桶迟早能修好;团队意见不同,总有办法解决....各种倒霉的事谁一辈子都要赶上十几次,几百次,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思绪不要过久停留在不开心的小事情上,不要让小事侵蚀正面情绪。

其次,不要自觉无能为力。

人啊,是否能不能取得成就,都是一生自我认知和教育的结果。

抱怨外界很差,抱怨命运不济,说的诛心一点,潜台词是“这事跟我没有责任,而且我无力改变”。而正能量的人时刻会惦记着怎么去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推动。

因为抱怨没有啥用啊!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境遇,有这点志气,才能有撸起袖子去行动的能力。

07

大胆一点,做自己人生的CEO

是的,生活中有态度的人,让我好喜欢!哪怕早上去餐厅买早餐时,某位阿姨面带微笑,用关心叮嘱一句“当心烫!”我都会被感染到;

哪怕在写作中为了写好文章,不停地翻阅大量书籍,不断输入,然后将文章的价值呈现给读者,我都会很开心。

有时候,跟朋友聊起健身、旅行,总有些喜欢的厉害的人,研究的透彻,聊起来眉飞色舞,让周围的人觉得世界丰富又有趣。

遇到他们,我觉得空气里“哔哩哔哩”绽放着“我很喜欢,我要做好”的蓝色电光小火花,咔嚓咔嚓地给我充电。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这种正念满满,自我驱动的状态,推动你或许以微不足道的速度成长,由量变达到质变,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边界。

这世界上有天赋的局限,有命运的束缚;这世上,有很多你做不到的事,可是,你可以尝试不用“能力问题”做原宥、逃避的借口。

你若不去推动自己的边界,又如何知道自己到底能走多远呢?

你要知道,一边是社会经济的层层压力,一边是技术爆炸、迭代飞速,所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阶层,都有人在选择尽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就像瑞·达利欧在《原则》中写到:

没有什么比‘明白现实世界如何运作’”并且“如何应对它”更重要的事。

而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决定了所有的差别

你要对世界有清醒的认知,接近真相,把握规律;另一方面,你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想得明白,才能过得更好。

麦肯锡资深咨询师忠告:99%的人问题都不在能力

通过了解自己、管理自己、提升能力,在这个复杂世界的动荡与挑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没有谁的职场生活是一帆风顺,不以“能力问题”为借口,才能不断取得突破,让职场的路越走越宽。

希望每个人,都成为有态度且活得认真的那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能力   表哥   商学院   边界   美文   忠告   认知   导师   倒霉   态度   团队   同学   老师   女孩   媒体   喜欢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