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多次被宣布“死亡”,对历史的想象和解释不能简单和理想化

•多次被蒋介石和国民党宣布“死亡”

革命时期毛泽东身上有太多的传奇故事。为了挫伤广发红军战士的革命士气,提升国民党将士的“剿共”积极性,宣传国民党的“功绩”,以及扩大其社会影响,土地革命时期蒋介石及国民政府曾多次刊登毛泽东“死亡”的消息。

毛泽东多次被宣布“死亡”,对历史的想象和解释不能简单和理想化

蒋介石检阅

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位进入红色区域进行采访并向全世界报道红色区域真实情况的西方新闻记者,1936年他见到毛泽东,在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曾多次提到毛泽东被“通缉“或被宣布“死亡”的消息。

如“毛泽东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报上正盛传毛泽东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的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


毛泽东多次被宣布“死亡”,对历史的想象和解释不能简单和理想化

埃德加:斯诺:第一位走进红色区域的西方新闻记者

“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关于国民党方面真实刊登毛泽东“死亡”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

1929年9月至10月,《申报》 两次发布红军首领毛泽东的“死讯”。第一次是9月27日《申报》第4版刊载了国民党的一封电报,内容为:“毛泽东,在龙岩病故,党代表由彭毅年继。”

第二次是10月21日,《申报》第6版再次登载“毛泽东在龙岩上月暴死,彭毅年继毛为政治主任兼党代表”。

这两则消息都说到毛泽东在福建龙岩病故。这是由于这期间毛泽东因为身体原因(疟疾)离开了红四军,到福建上杭县、永定县等地疗伤休养。

毛泽东多次被宣布“死亡”,对历史的想象和解释不能简单和理想化

《申报》

1930年8月30日,《湖南国民日报》 第6版再次发布了《毛泽东之死》的社论。“最近上海警务人员,由共党刘世芳(译音)手中,获得传单一纸...考毛匪泽东,系于本年五月间病死。"当时朱德、毛泽东正在率领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为了打击红军的积极性,发泄自己的怨恨,国民党仅根据一份共产党的文件,就宣布毛泽东“死亡”的消息,其用心险恶可见一斑。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历尽千辛万苦,置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于“死地”。想尽千方百计进行“算计”,除了军事的“围剿”,政治上的打压,经济上的封锁,还有舆论宣传和心理战等多种方式,“齐头并进”“多管齐下”。其中宣布红军领袖毛泽东“死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战。其用意,一方面是打击红军的抵抗情绪,提升自身的“剿共”气势,另一方是为了扩大国民党的社会声誉,“美化”自己。

•毛泽东人生唯一一次被捕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就在这天,毛泽东在途经浏阳张家坊时,被当地清乡队抓住,在押送团防局准备处死的路上,机智逃脱。在一个水塘边的密草丛里躲到黄昏,才死里逃生。

毛泽东多次被宣布“死亡”,对历史的想象和解释不能简单和理想化

毛泽东与农民交谈

•现代人关于历史的想象、解释和评价过于简单化、戏剧化

作为后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和九死一生,看到国民党这样的作为,觉得有点好笑,心中不经要问“国民党怎么这么幼稚,竟然做出这样的小孩子行为”。

可能我们后人对待历史,尤其是革命历史的想象、态度和评价太过简单和理想化。设身处地地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许我们才能理解国民党这样的作为似乎是“合理”的,是符合其政党属性和政党目标的,也才能够理解毛泽东的一生多么艰难、多么艰辛和多么不易。

翻看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我们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和13名代表,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见证过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是这些极少数“幸存者”中的一员。

毛泽东多次被宣布“死亡”,对历史的想象和解释不能简单和理想化

年轻时的毛泽东

时代伟人毛泽东从1893年一直生活到1976年,享年83岁,一生经历和见证了太多曲折的中国近代历史。从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统治,中共的诞生,国民革命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九一八事变,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延安时期,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他都亲身经历或见证了这些重要的历史进程。五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他基本没有受过伤,每一次的艰难挫折都能“幸免于难”,每次的历史转折都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我们会想当然的会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他的每一次“化险为夷”都是应该的,近代中国历史及毛泽东本人的近代历史就应该这样书写。

毛泽东多次被宣布“死亡”,对历史的想象和解释不能简单和理想化

恐怕历史没有这么理想化,历史的剧本不可能提前写好,毛泽东也不可能按照写好的人生剧本一步步走下来。

当我们深入历史细节,转变现代人思维的时候,才能理解历史的复杂性,近代中国求生存、求独立解放的不易,以及毛泽东一生的艰难曲折和伟大品质。

进入历史角色,我们才能看清历史的原来面貌!我们会发出“哦,历史原来是这样的”。

怀有对历史的同情心和悲悯心,我们的人文情怀才能真正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永定县   秋收起义   党代表   首级   历史   国民政府   大难不死   死里逃生   死讯   蒋介石   红军   国民党   美文   时期   红色   消息   简单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