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曾高兴的说它是最佳杂交水稻繁育基地

有谁想得到袁隆平心中的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竟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县城。这个小县城是曾经的100个贫困县中的一个,2020年才全面脱贫。它就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

袁隆平曾高兴的说它是最佳杂交水稻繁育基地

施甸俯瞰图

一、施甸县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地处东经98°54′至99°21′、北纬24°16′至25°00'之间。

2.县辖范围:5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

3.气候特点:属中亚热带为主体的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37天,年均气温17.1℃,年平降水量1062.2毫米,是云南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袁隆平曾高兴的说它是最佳杂交水稻繁育基地

惠通桥

4.地理环境:境内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地貌为三河两山夹一坝。海拔为560米至2894.5米。受高原山地怒江断裂峡谷的影响,温度垂直变化较明显,形成境内3种气候类型区域。境内年均气温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9℃,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1.7℃;极端最高气温32.4℃,极端最低气温-3.2℃。全年无霜期273天,年均降雨量969.7毫米;年均日照数2335.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6%左右。施甸地处温热气候带,常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45毫米。

袁隆平曾高兴的说它是最佳杂交水稻繁育基地

当地饮食

二、施甸成为最佳繁育基地

为了寻找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育基地和时段,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陈立云教授课题组于2010年进行了验证,经过多年研究表明施甸县繁育产量高且稳定,比其它地方产量高1到5倍,种子质量很好,解决了海南冬季繁育风险大、种子质量差以及冷水串灌繁育产量不高、不稳和效益低下的问题。

2011年9月,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施甸县水长村杨加荣田块繁育的水稻实收单产达742.8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随后,23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相继到施甸建设水稻两系不育系繁育基地3600亩,研究和繁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1.6万多个育种材料和19个品种,取得了较大成效。

2009年至2018年,施甸县累计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8336亩,生产种子1208万公斤,可供全国800多万亩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保障了全国两系杂交水稻推广应用14.4亿亩占全国用核不育系用种量的80%以上。

袁隆平曾高兴的说它是最佳杂交水稻繁育基地

云南地图

在听说施甸的水稻繁育种植的成就后,袁隆平说:“施甸的地理气候、光照等条件在全国的大数据统计中,是最符合水稻繁育种植的基地,比其他繁育基地的最大优势就是产量高、产量稳。“

2018年11月23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施甸县签订了院士工作站建站协议。

2019年5月24日, 袁隆平见到来访的施甸县县长李文广一行任时激动地说“施甸是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

作为在施甸工作的一员,我为施甸感到骄傲。同时祝愿袁老走好,下辈子还当我们的救星和楷模。相信有了袁老等科技工作者的铺垫,施甸一定能为全国的水稻培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袁隆平曾高兴的说它是最佳杂交水稻繁育基地

施甸地理位置

三、结语

最后,我们再次重温袁老的那些富有深意的句子,以鼓励我们每一个人,像他一样不忘家国兴衰,时刻情系天下:

“人就像一粒种子,各方面都要健康!”

“我有70多岁的年龄,30多岁的心态!”

“不爱国就不能成为科学家!”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保山市   水稻   怒江   施甸县   施甸   云南省   基地   无霜期   降雨量   山地   美文   气温   境内   气候   产量   种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