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中学生为什么厌学、辍学,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

1994年9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颁布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明确表示:职业指导是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方向。

《纲要》还明确规定:职业指导的教学课时,在初中阶段不低于15课时(一般在初二设置为宜),在高中阶段不低于20课时(一般在高一设置为宜)。

好多中学生为什么厌学、辍学,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已经成为中学,甚至大学的重要课程。

然而至今,我国部分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仍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偏远地区、落后地区,相关的课程、活动和师资配备几乎为零

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6年的中学时光,只有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三四天才真正会涉足。三四天的时间怎么能掌握好一门科学呢?大部分学生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全面地了解过自己的特长和自己的兴趣,又怎么能找到自己适合的谋生手段呢,想来甚为遗憾。

好多中学生为什么厌学、辍学,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教育关系到孩子的终生发展。好的职业规划可以让学生尽早认识自己,从而确立长期目标。职业规划的缺乏则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思想迷茫,目标缺乏,厌学情绪恶化,自暴自弃,以及自我否定和信心不足等。

农村孩子辍学很多,大部分中学生存在的自卑心态、学习动力不足,其根源在于自我定位缺乏,找不到自己的优点所在,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学习上不去,又找不到自我优点,自然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好多中学生为什么厌学、辍学,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

对于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理念。

如澳大利亚高中会考中学习计划考核占到10%,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对未来做一个长期规划。

加拿大的学校会安排“职业日”,邀请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作职业介绍。

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0年起就开展专业教师培训,并为高中学校提供职业教育课程所需的设备和经费等。


好多中学生为什么厌学、辍学,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

我们重点看一下德国的做法:

1.学校、劳动部门和信息中心合作,通过职业书籍、资料和影片,向学生详细介绍各类职业的性质、要求、工作范围、发展前景,以及在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形势等,让学生对社会的职业需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书写求职信,包括格式、内容、技巧等。

3.帮助学生调节心理,面试时如何穿着,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4.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等

总之,德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非常全面而系统的,既注重宏观把握,又注重细节处理。大部分学生毕业时已掌握了自己的生存技能,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

好多中学生为什么厌学、辍学,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

每个人出生就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身上一定有自己的闪光点,文化知识难以长进,一定会有其他擅长的方面。然而,大部分落后地区的中学教育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学校、政府未能提供较好的职业规划教师相关知识介绍以及社会职业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在于教师思维的局限、职业知识的匮乏,想给学生帮助,却力不从心,自己都没有弄懂,谈何指导学生。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学校至今仍然“唯分数论”,分数至上,一旦学生文化成绩不行,学校和老师自然会放弃,学生辍学和厌学情绪难以控制和解决。

好多中学生为什么厌学、辍学,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教育

这就是当前大部分落后地区中学教育的困境,如何做到“应美尽美,各美其美”,因材施教,各得其所,我们的教育成才之路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厌学   国家教育委员会   中学生   职业规划   职业指导   德国   课时   美文   落后   优点   中学   地区   职业   学校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