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军:鞋楦子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虽然“文革”已经结束多年,但是小孩子们还是会在私下下里,谈起家庭成分这一类的话题,彼此还会比较一番,虽然这种比较几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年龄较大孩子谈起这个,主要是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却也由此可见社会运动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从那些大孩子们的口中得知,我们家祖上是银匠,是上中农。还知道了村中家族之间的关系。佛留村北堡子是佛留三村(老堡子、北堡子和西堡子)之一,村中居民主要是刘、付两姓(有人也写作傅,关于这一点,我曾经查阅《百家姓》得知,“付”与“傅”是同一姓氏的不同书写方式。“付”是“傅”的白字。),其他的孙姓和王姓是刘家的外甥,是在舅舅家门上居住,所以这两姓家族中但凡有红白喜事都和刘姓一起进行,都要拉用刘家人,当然刘姓过事他们也会积极参与。今天要说的就是鞋匠王大伯。

王大伯早年丧妻,独自一人拉扯着一儿两女三个孩子。他有一门祖传手艺是做鞋子。王大伯家在村外,是一处独居小院,坐西朝东,门前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距离大路有四五十米远的距离。院中建筑类似于四合院的形式,中间是门房,南北两侧是两排厢房子,屋后是堆放杂物的窝棚。院子及周围栽了很多树,门前是柿子树和枣树,两侧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王老伯个子不高,身子不胖不瘦,整天笑眯眯的。因为孩子都已经大了,没有在身边,所以比较喜欢小孩子,经常逗我们玩。

最早是在他家见到鞋楦子的。那时候,农村孩子穿的都是母亲做的布鞋,无论是棉鞋还是单鞋,刚开始做好的时候穿起来都比较紧,夹得脚疼,只有用鞋楦子撑一下,这样穿起来舒服一些。鞋楦子是借鞋匠王大伯家的,他们家是鞋匠出身。

鞋楦子,木制的脚模型制做鞋子时用来校正鞋样也作鞋头”“鞋楥”。鞋楦子有一体的,也有分成鞋头、鞋跟和中间三部分的。鞋头部分的楦子就像人脚前半部分,只是五个脚趾不分开,而是一个圆滑的整体,鞋跟部分的鞋楦子就像人的脚后跟一样,中间部分的鞋楦子就是几个大小薄厚不一的长方体木楔子。有些鞋楦子非常精美,有些粗糙但实用。楦鞋时,先将鞋头楦子塞入,再把鞋跟楦子放入,中间部分根据鞋子的大小放进若干个长方体木块,再用薄一点的木楔楔紧。现在的皮鞋,为了防止新鞋变形,也会在鞋头部分放放置泡沫做成的鞋楦子。

王大伯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在外地工作,要把老人接到外地去了,王大伯却不习惯城市生活,儿子只好让他在家居住,先是在家里给他建了新房,后来看他年龄太大,一个人在家居住不方便,又在姐姐家的村子给他建了一所房子。所以说,王老伯的晚年是幸福的。

后来,我也因为工作,离开家乡,就很少见到王大伯了。只是看到这鞋楦子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王大伯,想起了家乡的人和事。

刘立军:鞋楦子

刘立军:鞋楦子

刘立军:鞋楦子

刘立军:鞋楦子

刘立军:鞋楦子


平台编辑: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

刘立军:鞋楦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楦子   上中农   木楔   大路   银匠   堡子   红白喜事   薄厚   长方体   鞋匠   鞋跟   美文   鞋子   门前   家乡   孩子   刘立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