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荒诞

真实与荒诞

人总是比较奇怪的生物,很多时候你很难知道这种生物为何对于某些荒诞的东西会信以为真,但对于真实的东西却总是视而不见。

一个高度近视的学生不知从哪里听到一种说法,说是近视的人越戴近视眼镜就越近视,结果这学生就只在读书或是上课的时候戴,平时走路的时候宁肯贴着墙角溜着走,也不肯戴。某一天,他在路上听到汽车经过打喇叭时,一慌张,不小心将眼镜丢了,等他摸着走到学校的时候,才发现了这回事,急得他赶紧回去找。

丢失的眼镜被一个拉人力车的车夫捡到了,车夫以为这眼镜还可以卖几块钱,就没有将其还给回来找眼镜的学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车夫将这眼镜卖给了一个想充文化人的杂货铺老板的儿子。

却说丢失了眼镜的学生没多余的钱来重新配一副新眼镜,在一次上街时,被路过的车辆撞了;而那位想充文化人的小少爷,在戴上高度近视镜大摇大摆在路上走时,也因看不清路面被另一辆车撞了。

一幅眼镜造成了两个人的死亡,这个故事记录在老舍的短篇小说《眼镜》中,那么它是真实的吗?

从理论上来说,这故事中的每个场景都是极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情形,但当这故事的前因后果被形诸于文字时,读者就会以为这只是个故事,而不会是真实发生的。在读者产生这种思维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东西主导了读者对于真实和荒诞的区分?

人对于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深信不疑,一种是绝不相信,但无论哪种,其根源都是对于未知的恐惧。前者是带有良好期望的一种心愿,是对自己无法理解无法掌握的东西的一种讨好;后者则是建立一种心理屏障,使自己对未知事物从心理上保持一个盲点,从而让自己相信身处世间的安全感。

老舍《眼镜》中的故事当然可以做另一种神秘解读,比如这副眼镜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魔力,它对于丢弃它的人和不尊重它的人都会给予一种死亡的惩罚,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设想这幅眼镜的由来,即它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在形成的过程中是不是经过了某个特殊的环节等等。假设在制作这副眼镜时,一位工人意外身亡,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该偶然事件解读为这位工人的魂魄被融入了这幅眼镜之中呢?由此溯源,就可以编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魔幻故事,然而这样的故事,只要讲得足够神秘,就一定会有读者相信它的真实性。最典型的莫如《封神榜》之类,现实中很多人相信其中的一些大神可以保平安可以摄妖魔。

由此看来,一个故事的真实和荒诞,往往在文字表述中有着奇怪的反作用性,故事中的东西越贴近真实生活,我们就越容易觉得这是假的,而一旦故事中的情节具备一些人所不知的细节,那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立刻会将其向真实存在的方向去界定。

所以,真实的记录往往显示出荒诞的外延,部分读者在阅读这类故事时,容易产生黑色幽默感,可这种幽默总含有无奈的成分,但无论如何,它是用文字的真实对现实赤祼祼地的反抗,读出来了这层意思,你就明白了作者的本意,毕竟,有许多东西在语境逼仄的空间中是无法显性表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荒诞   老舍   车夫   封神榜   真实   文化人   近视   美文   工人   眼镜   奇怪   高度   读者   东西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