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与获奖

谎言与获奖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获奖是对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努力程度的认可,比如学生学习好,年底得个成绩优异奖,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再比如一个人努力学习,考上了名牌大学,由于名牌大学资源稀缺,这种以稀有资源对努力学习的学生的回报,当然算是一种奖励。

但儿时的我由此曾思考过一个问题,即这个对我努力学习进行奖励的人为什么有这种资格?是他在我这个年龄里曾比我学习更好还是他由于某种我所不知的原因获取了这种奖励他人的资格?如果不是曾比我更优秀,那么就可以推断出,一定是有一个人或一种制度给了他这种资格,这样一直推导下去,结论就是:必须有一个最厉害的人,或是掌握着这种可以授权奖励的权力,或是主导了这种可以授予权力的制度。好了,新的问题来了:这个最厉害的人是谁?

以及年长,通读史书,终于明白了这一点,那个最厉害的人就是每一个朝代的九五至尊,他的话是金科玉律,他的法就是王法,他的权力据称是来自上天的赋予。不过,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以无神论者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法是如此的不靠谱,但不管靠谱不靠谱,平民百姓必须服从他的规则。

好吧,在一些特定的环境里,质疑总是带有一些风险,对于不理解的事物,“存疑”是一种很好的态度。

还是说说“奖励”吧,不管怎样,“奖励”这种东西现实就存在了,更重要的是,人们也认同了,“奖励”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体系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只是,当我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发现了一些不同,比如一个单位中,每次受“奖励”的人,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是靠着努力工作获取的,毕竟当资源处于紧缺状态,需求量激增时,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的人立刻变得至关重要。获取权力拥有者的认可至少有三种方式,一是努力工作,让他们看到你在一个单位中的价值,二是敬畏他们,让他们在你身上看到他们存在的价值,三是欺骗他们,让他们误以为你真的很优秀。

第一种方式当然不必详说,这是我们被教导的一以贯之的制度设计,第二种方式则有各种不同的窍门,李宗吾曾有专著讲述过这种方式中一些技巧,第三种则要靠天赋、机遇和制度的漏洞。

某单位曾举办过一个创新大赛,要求参赛者提交一种设计,旨在促进单位创新气氛,该单位的一位朋友恰好想参加,他绞尽脑汁想了一个方案,拿给我看,我仔细一分析,发现这方案内容都是一些空话套话以及无法实现的奇思怪想,我老实告诉了朋友我的想法,直言他靠这个无法获奖,岂知朋友则告诉我说,他知道这个创新大赛的评委都是从各公司请的行政领导,多半都是不懂业务的,只要方案做得漂亮,答辩稿准备的专业,这些评委肯定是听不懂的,人对听不懂的东西总会评价高一些,毕竟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嘛。我当然不信这位朋友的说辞,只是没过两天,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方案被评为三等奖,奖金三万元。

我认识这位朋友将近二十年,他虽然学历不高,没什么背景,但他在单位一直混得风声水起,由于他时时会得奖,所以现如今,同行业的一些评审,他们单位也常会派他参加,这样子久了,他的名气在行内便越来越大。

我后来曾问他,那个被评为三等奖的方案还要实施吗?他笑笑说,创新大赛嘛,有个想法就好啦,谁去较真那些后续的事儿呢!

我认真地思考了他的说法,最终的结论是他对我撒了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美文   评委   谎言   结论   权力   说法   想法   大赛   努力   资格   东西   单位   方式   制度   方案   朋友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