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可能是职业的原因,我关注到这两年出了不少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职场主题综艺节目。

比如《令人心动的Offer》和最近比较火热的《初入职场的我们》。

最近这一期针对董明珠组的实习生梁坚洛的表现,引起了嘉宾双方乃至网络关于话题「考核员工能力看过程还是看结果」的讨论。

实习生梁坚洛为了让董老板满意,积极向老员工讨教,反复推翻自己的想法重来。

但最后并没能得到董明珠的认可。这让他开始怀疑人生。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结果和过程,到底哪个重要?这个问题,相信职场人都非常熟悉。

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大小,要发展就要做激励,做激励就要有考核,有考核就会有指标。

这套逻辑没毛病。也是职场人士永远逃不开的宿命。

那么,我们的考核到底应该看过程,还是看结果?愚以为应当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01

我是企业


在过往职业生涯中,我就职过不同规模的企业,也有幸参加过各种管理类培训和学习。

可以这么说,大多数的管理学流派和企业领导都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因为企业生存的意义在于有效益。

而效益来自于哪里?毋庸置疑来自于每一个企业成员的工作成果。

那是否意味着所有企业在考核员工能力的时候都应该唯「结果」马首是瞻呢?显然并非如此。

任何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管理者,都是广泛学习配合因地制宜。将普适和专业的管理理论,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接地气的应用和推行。

说句人话,那就是视具体情况而定。


A 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

一家人数小于20人的初创公司和一家员工千万年产值百亿的集团公司,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在该阶段所呈现的规模和特征,都决定了不可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员工能力和价值。

正如节目中张翰所持的观点,如果是小公司小团队,那每一个员工每一钉每一铆,我们都要认真观察他们的工作情况,因为是眼皮子底下的事,过程管理就很理所应当。

但如果是董老板这样的大型企业,上千上万号的员工,作为上层领导就不会也无法看到每一个人的过程,根据结果来判断就无可厚非。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B 岗位性质和考核重点

再往小一点来说,每个企业内部都有不同岗位的设定,有销售业务岗、市场运营岗、职能后勤岗等等。

不同的岗位性质必然存在不同的考核重点,也是需要区别对待和考量。

销售业务性质的岗位考核,按照人力资源专业术语讲就是KPI

说人话,就是这些岗位头上都悬着业绩指标,有明确可衡量的数据作为目标,考核绩效就是看他完成指标的结果如何,是典型的看结果说话。

而市场运营和职能岗位的很多工作,是无法用数据来体现的,那考核也有个专业术语叫做OKR

说人话,考核这些岗位需要设定一个想要达成的结果,但是围绕这个结果要拆分几个核心步骤,咱们按照这些步骤去逐步达成那个结果。

显然,后一种我们不止看结果,还要关注和考核过程中的每一步。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C 结果看事和过程看人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岗位要求下,看结果还是看过程不能一概而论。

即使是同一企业内部的同一岗位,我认为面对员工考核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结果和过程都要看。

因为结果反应的是事儿办得怎么样?有没有成?是勉强成了还是成得很漂亮?由此可以判断办事的人靠不靠谱。

而过程反应的是这个人是怎么办这个事儿的?他面对实际出现的问题怎么处理?和其他人员是如何配合的?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值得培养,即使这一次完成的结果不那么理想。

在一家组织架构合理的企业里面,对一个员工的能力考核,应该是老板看结果,直属上级看过程


02

我是员工


说完企业的角度,我们来说说员工的角度,看看董老板为何对实习生梁坚洛say no。

实习生作为初入职场的小白,在面对任务的时候,一心想要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有这份心就足以把佛系傻白甜甩出好几条街了。

然而,得失心越重就越容易诚惶诚恐畏首畏尾,越想表现得好越容易适得其反。

就像梁坚洛,把心提到嗓子眼儿做事,徘徊在老板和新老同事的各种言论中,不断推翻自己的想法。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嘉宾乔杉为其喊冤,觉得他过程中已经很努力了。

但我想说,即使单纯看过程,梁坚洛在面对方案时的举棋不定犹豫纠结,就注定这个任务他无法拿到好的结果。

因为他缺少最基本的自信和笃定。而这一切都会被董老板看在眼里。

你说她只看结果吗?其实并没有。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阅人无数的高级管理者,完全可以从一个员工的过程表现中预见到由此带来的结果。


D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说结果导向有失偏颇,那么「目标导向」会更符合职场逻辑。

职场中,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性质的岗位工作,在接收任务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不要匆忙启动,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瓶中乱窜,结果总是碰壁。

在启动之前,就和老板和领导做好充分沟通,再确定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获得一些什么资源。

目标清晰,资源到位,你的方向就对了。

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才是有效工作。任何牛头不对马嘴的努力,都是耍流氓,都只会让你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图片取自网络,侵删

E 上级意见VS个人想法

感情上,太想爱你往往爱而不得。职场上,太想被认可往往惨遭被否。

不为别的,就因为你如此卑微,在过程中没了自我。

在领导眼里,不够坚定自己的兵不是个好兵,只say yes从不say no的员工不是个有潜质的好苗子。

上级的意见是指导思想,上面说了,我们应该在任务之初就与之做好充分沟通。

有问题有疑义要大胆提出,搞清楚上级的真正意图尤为重要。同时,也要让他知道你对任务的真实想法和你所能想到的更优方案。

如果得到认可达成一致,那就放开手迈开腿,目光坚定地大胆尝试。

即使无法被认同,在充分了解并理解上级指示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也就免却了许多不必要的踌躇犹豫,更能专注于目标。

不断推翻自己的想法,也就意味着不断地自我否定,请先找回那个丢失的自己。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F 职场不讲苦劳讲功劳

虽然这句话听着很伤人,但确是事实。

职场“效”字当先,效率、效能、效益,企业想要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就必须要有收益。

老板为员工的基本劳动支付基本工资,为员工的效能产出支付绩效工资。

说回人话,你的劳动只有产出结果,才能拿到更高的收入。

职场老黄牛勤勤恳恳努力付出,但是工作没有达成目标,那这段苦劳就不值得一提,因为没有可以衡量的价值。

如果你一再强调自己的辛苦,除了得到一丝同情,并不能收获更多认可和肯定。

我们应该去思考为什么努力而没有成果?是方向不对,还是方法不对?

如果陷入为自己不平的抱怨中无法自拔,只会加速被大环境淘汰的进程。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G 总结复盘争取逆袭

任务结束不代表就地完结盖棺定论。不管结果是好是好,目标是否达成,我们要学会及时总结复盘。

回顾自始至终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对后面的影响又是什么?失败的关键点在哪里?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又是什么?

如果你纠结于老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那么复盘的动作就是你对自己过程的尊重和负责。

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踩坑,在成功中摸索出规律助力往后的道路。

把自己复盘后的情况,与上级进行真诚客观的交流沟通,让他看到你是如何勇于直面败局,又是如何冷静对待顺境。

作为职场新人,更应该克服容易产生的玻璃心。

职场是锻炼心性的场域,只有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调整失衡的心态,才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坚不可摧。

领导的一次否定不代表一切。有时候严厉的外壳包裹下的是一颗爱你的心。

他们更想看到面对打击面对高压,你是选择放弃认怂,还是涅槃逆袭?

我们只有让失败成为成功的母亲,才会得到成功的眷顾和厚爱。

方向对+过程努力=结果不会太差

董老板: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方向   过程   努力   实习生   美文   上级   岗位   想法   性质   老板   员工   目标   能力   领导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