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讲话》中批人性论:只有阶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剖析了党的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阐明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还“对症下药”,就文艺界中存在的一些“糊涂观念”进行了点拨与批驳,首先批驳的是“人性论”。

"人性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

抽象的人性是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人性,但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所以毛主席首先指出:只有阶级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接着,毛主席直指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就是本阶级的人性。

我们主张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则主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人性,不过他们口头上不这样说,却说成为唯一的人性。


毛主席在《讲话》中批人性论:只有阶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毛主席灿烂的笑,显示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性的光辉

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鼓吹的人性论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

有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也是脱离人民大众或者反对人民大众的,他们的所谓人性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此在他们眼中,无产阶级的人性就不合于人性。

由此,指出文艺理论中的人性论是完全错误的。

现在延安有些人们所主张的作为所谓文艺理论基础的"人性论",就是这样讲,这是完全错误的。

毛主席的这段批驳讲话没有犹豫,没有商量,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困扰当时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思想,如果不厘清错误的理论,势必影响文艺服从政治、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实施。

人性论是与否定文艺的阶级性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毛主席在谈到文艺的阶级性时点名批判了梁实秋、周作人、张资平等人,说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

也许今天有人困惑,人性无所谓阶级不阶级,比如亲情也需要阶级性吗?

可以肯定的讲,亲情是不需要阶级性的。

因为人本身具有“双性”,自然性与社会性。人是自然的人,所以,人具有自然性,人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自然性就是动物的本能。

亲情是哺乳动物的天性。所谓“舐犊情深”"虎毒不食子"。表现在人类身上,则有“儿行千里母担忧”“伤在儿身上,疼在娘心里”。就算是鸟类也有“伟大的”母爱。去年母亲节一条“它没有动,因为它是母亲”的小视频刷屏,展现了惊魂时刻:

毛主席在《讲话》中批人性论:只有阶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当庞大的车轮蹍来时,它本能地展开了翅膀

一只正在孵蛋宝宝的鸟妈妈,突然遭遇车轮的碾压,在危机时刻鸟妈妈并没有飞走,而是本能地展开了翅膀,坚定地站在那里保护宝宝。即使是马达轰鸣,被全部裹在了车轮的夹缝中,鸟妈妈只是惊叫一声,但依然没有动!

拍摄视频的人很邪恶,故意用惊吓考验鸟类的母爱,这是对人类母爱的不自信。确实有些人丧失泯灭了人的自然亲情,抛妻弃子、弑亲杀弟,沦落到畜牲不如的境地,等待他们的只有法律的严厉制裁。

亲情如果遭遇阶级性会出现这样三种情况:甲影响乙,选择甲的道路;乙影响甲,选择了乙的道路;甲乙互不影响,只有拔刀相向。

动物也有友情:宠物对家人的友善,动物园里老虎、猩猩、猴子、海豚等动物能与驯兽员建立友情都表现了这一点。

动物的爱情更真诚。

[金] 元好问曾写过一首《摸鱼儿·雁丘词 》,词前小序说:他在赶考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云:

“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元好问把雁买下,葬在汾水边,号曰“雁丘”,作词纪念: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动物也会报复、复仇: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部外国电影《横冲直闯》讲述的大象替母报仇的故事:猎人误杀的大象,并收养了小象,后来小象逃走。几年后,长成壮硕大象的小象回来报仇了,在仇人家里所向披靡,横冲直撞,至到把猎人杀死。

人是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所以,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指的就是人的社会性。

人的自然属性可以称为动物的本能,人的社会属性就是所说的人性了,人既然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其人性也就有了阶级性,与对立阶级间也就形成了“敌人”的关系,在本阶级内部就形成了阶级“弟兄”,敌对关系除外还有支持、同情本阶级的人,这就是统一战线的“朋友”。

所以,毛主席说:“只有阶级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是完全正确的。

况且,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三座大山的压迫,毛主席希望革命的文艺工作者能服从政治需要:

毛主席在《讲话》中批人性论:只有阶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鲁艺指挥排练《黄河大合唱》

“我们所写的东西,应该是使他们团结,使他们进步,使他们同心同德,向前奋斗,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革命的东西,而决不是相反。”

而反对抹杀人民性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人性,反对狭隘都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非常必要的。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全国形成大干快上社会主义的热潮,压制了作为“人性”中的私欲,造成了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的人的不满。在毛主席去世后,这些不满得到了宣泄。思想进一步解放,“人性论”被重新进行讨论。所以,也就有莫言的言论:

“今天再看,(《讲话》)确实有巨大的局限,过分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过分强调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

在实践上,有很多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突破”《讲话》的束缚,不再讲立场,不再考虑为人民服务,肆意舒展着自己的“人性”,比如说美其名曰“先锋文学”的就是如此:

现实没有,魔幻凑。打破公序良俗,把作为“私事”的两性关系,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以哗众取宠。这些“人性”与人的自然属性(动物性)比起来又等而下子,那还有什么人性?

把地主资产阶级打扮得温情脉脉,把革命人民描写成暴徒,愚昧、残忍。

为了博得洋人的青睐不惜污化自己的母亲(天下母亲)跟十多个男人苟合,自己甘愿当洋人的儿子。这就不是低下的问题了,而是证明了人性的阶级性的正确,不是为这个阶级服务,就是为对立的阶级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人性论   阶级   延安   阶级性   人性   小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个人主义   社会性   大众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美文   文艺   讲话   动物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