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盘锦稻米香

我爱盘锦稻米香

陈苏锦

前几天,到一处早稻即将成熟的稻地去转,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在立秋之后的微风里,在落日的温柔的霞光里,稻穗已愈发地变黄了,心里一阵阵窃喜,又要吃到今年的新大米了。

我从小生活的盘锦的国营农场,除了村庄和道路,除了农场场部机关、学校、医院、供销社、农机站这些必配的建筑之外,你所能看到的是从春到秋的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还有给稻田供水的上下水沟,还有围绕稻田防风的林带,这里,主产水稻,一年一季,而且是在盐碱地上种水稻。

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种水稻没有那些化肥和农药,都是农家肥。稻秧是人们穿着黑色胶皮靴子也有人赤脚在泥水里弯腰挨着水面一点一点插到泥土里的,疯长在稻田里的稗草,是人们顶着骄阳的炙烤,弯腰在泥水里一点一点地拔出来的,金黄的稻浪预示着丰收在望,收割稻子是人们披星戴月地用镰刀一镰一镰地割出来,然后一捆一捆码在一起,晾晒完了,要在秋末冬初的时候,一捆一捆地从田野的四面八方往集中的场院上背过去的,脱粒的时候人们站成一排,分工明确,经常要干到半夜,本来已是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人们却在场院的灯火通明里干得热火朝天,热气腾腾,没有谁偷懒儿,如果不使劲儿地忙起来,你会早早地冻得透心凉而不是简单的不知所措了……

在那样的春耕秋收的记忆里,别看我们岁数小,和那样的农活哪一样都没脱了干系。从小学二年级起学校在春天会放农忙假让同学们回到各自的生产队参加“插秧会战”,“坚决不插六月秧”的标语就在那里。扶苗、拔草、割稻子、背稻子、脱谷,学校样样组织学生参加,坚决表扬那些劳动积极而且有成效的同学。由此,从小于我们有一种观念深植于心:劳动,是光荣的。

经历了种种疲惫劳累,经过了风吹日晒,经过了秋雨寒风,你想,我们会对这充满了所有辛劳的稻米有怎样难以割舍的感情?后来,我每次读到李绅的《悯农》,对那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都抱以一种许多人不理解的虔诚!我,爱惜每一粒盘锦的稻米!

曾经在山西、陕西、甘肃那些地方作短暂的停留,其他人都选择吃当地的各种各样的风味面食,我,一边遥想几千里之外的盘锦的大米的香甜,一边在这里努力地吃着当地于我难吃的硬硬的没有光泽的米饭。想起从前在飞机上吃过的盒饭,那种细长的米,有些发硬,有些发“柴”,总感觉不到盘锦大米的软糯。有一年在湖南的长沙乡下,我看着当地人在插第二季稻,听当地人说他们觉得自己种的稻米蛮香的,邀我们尝尝他们的米饭,嘴里说着好好好,其实心里早已分了等次。及至去了海南三亚水稻的试验田,品种多多,端上来的米饭和盘锦带来的米分开煮,还是一下子能分辨出哪是盘锦的米做出的饭。有人说台湾的米饭比较好吃,我当年有机会去台湾的时候,同伴儿心心念念去找那出名的“凤梨酥”,我,生生地去要尝一尝当地菜馆里的大米饭,我,就想比一比,是盘锦的稻米好吃还是这里的稻米更胜一筹?

想起当年中学的班主任,一位沈阳的下乡知青,她说寒假里她回沈阳的家里会背五十斤“丰锦”大米回去。她妈妈在单位带饭用了盘锦的“丰锦”大米做成的干饭,惹得同事羡慕得够呛,而她妈妈说可以不用就着菜她就可以吃一碗盘锦的大米饭,油汪汪的。我想起奶奶活着的时候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我姑姑家随军的大院里,她夏天傍晚煮着粥,用的是从盘锦拿去的大米,米汤发清澈的绿,米也有些绿呢!平房,开着窗做饭,飘出去的香味儿很远,经常会有邻居问我奶奶哪来的米呀这么香?我奶奶每一次都大声地告诉人家,儿子从盘锦的农场送大米来了……

从小,我们虽然在主产水稻的地方生活,但是,我们依然没有那么丰富的大米可供我们享用。收获的稻米是要统一交到粮库的,农场的水利粮是要批条子的。而我家的商品粮户是拿着粮本要到粮站按供应的量买粮的。我的家还是吃玉米面的时候多。玉米面饼子,玉米面粥,在今天是很多人眼里的养生的好东西,可在当年,天天吃这个,又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副食,没有油水,搁在今天如果一味地这样养生,估计也会有不少人掉队了吧?那时候,早饭和午饭就不要想着大米饭了,每一天晚饭会是大米粥,我煮的时候闻着味儿,就盼着它快点儿熟,熟了,就盼着爸爸正点下班,盼着妈妈早点儿从队上回来,一家人齐整了,晚饭才能开始吃。吃了好几碗,撑了,还想吃……而我的同学们,在学校里,你掰一小块儿,我抢一小块儿的,是某个同学从家里带来了用稻米在灶堂的大铁锅里焖大米干饭的锅底的“嘎嘎儿”,真香啊!现在,不光是我,很多人说起来当年的大米“嘎嘎儿”,依然怀念不已。就是现在有了“嘎嘎儿”的食品品牌,许多人还会说,这哪有可比性啊!

如今,大米、白面敞开了,随便吃。如果在单位食堂吃饭还是在外边的酒店就餐,许多人还是选择做好的饺子、花卷、馒头,还有各种各样的饼,还有那些看起来样子好看吃起来囗感也不错的点心,而我,依然钟情大米饭,用盘锦稻米做的米饭,如果哪一顿每吃一小碗米饭,我怎么觉得吃来吃去都没饱呢?

就是我情有独钟的盘锦大米,在二00三年已经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了。继而在二00七年赫然入列了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举世瞩目的二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原粮米。在十二年前的时候,已经在辽宁省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市场价值评估中,荣获了“辽宁省最具综合实力的驰名商标”。在二0一二年的九月,盘锦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生态稻米之乡”。现在,你不光在北京、上海的超市里能看到包装精良的盘锦大米,而且,在欧州,已经有盘锦出口的大米摆在那里的超市了……

有北京的朋友吃了盘锦的大米,除了盛赞它的好吃,她说我就不明白中国本来南方是最早产水稻的,因为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过稻种的残留物,怎么北方你们盘锦的大米异军突起这么好吃了呢?

我不是水稻专家,讲不出“水稿研究所”里那些专家的理论,一年一季,足够的阳光,排盐洗咸的盐碱地,得天独厚的水土,是不是都和这盘锦稻米的香甜紧密相联?还有我的北京朋友不知道的,在盘锦,水稻的种植,也已超过了百年。有当年的朝鲜移民在这里低洼地种水稻,有张学良的“营田公司”在这开沟挖渠种水稻,有日本的“开拓团”在这里奴役着当地人设屯建号种水稻,有国民党抢夺地盘儿在这种水稻,解放后,国家在这里屯垦,建国营农场种水稻,还有十四万多的知青和走“五七”道路的人在这齐心合力地参与种水稻,国家在这里建“水稻研究所”进一步研究改良种水稻……

这里,每一株水稻,承接着昨天、今天,还有着数不清的未来!每一株水稻,在天地间,向阳生长!

如果想吃更有味道的盘锦米饭,来盘锦吧,因为不光米好,还要配搭当地含碱的水哈!我,还会放一叶端午前的芦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盘锦   稻米   场院   辽宁省   玉米面   干饭   主产   稻子   稻田   水稻   米饭   美文   北京   农场   大米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