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土丨儿时农村如厕那些事儿

文/江浙一兵

图/来自网络

乡土散土丨儿时农村如厕那些事儿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爱回忆,故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但思念却越来越浓烈,农村是每个游子生命的根,思乡的泉,写作的矿,尤其是提到故乡的人和事、风俗和习惯,就会显得无比激动和亲切。这也许就是故乡情结吧!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条件还十分艰苦,大多数人家都住的草屋,厕所一般与猪圈建在一起,非常的简陋,就是一口大缸,外加一块木板,如厕时经常会看到路上行走的老乡,有的大老爷们如厕时还习惯于同熟人打个招呼,女人们如厕则会用一块塑料帘子稍微挡一挡,以免尴尬。不过,那时的农村人都习惯了。

最痛苦最难受的是冬天夜晚如厕,黑咕隆咚地到屋外的厕所解个大手,全身冻的直抖,猪圈的猪被惊醒乱窜狂叫,整个人会吓个半死,上完厕所就撒腿往屋里跑。那时如厕简直就是一种受罪。

乡土散土丨儿时农村如厕那些事儿

儿时农村人如厕,卫生手纸一般都是女人用的,因为女人有生理期。男人们如厕,一般都用废旧报纸或者旧书撕上几张,简单擦屁股应付了事。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厕就用数片扁豆叶或树叶什么的,现在的人一定不敢想象。

农村人的田间地头离住处会有一段距离,尤其是农忙时节,大老爷们可以随时随地解决小便问题,最难最尴尬最可怜的要数一帮小大娘,只好找一个偏僻且隐蔽的地方解决问题,有些调皮捣蛋的男人们,尽拿女人们开玩笑,大声嚷嚷着"看见白屁股啰!"羞得女人们脸痛红。如遇到一个泼辣的小大娘,男人们就惨了,会吓得男人们尿不出来,甚至尿到裤子上。

我们小孩子尿尿,夜晚大人们会在屋里放一只尿桶,一人尿尿全家人都能听到,现在想想挺尴尬的,那时候就这样的条件,也没法子。儿时最讨厌夏天如厕,苍蝇蚊虫乱舞,还有那讨厌的面包虫乱爬,空气特混浊特臭,一般都是捏着鼻子才能坚持上完厕所。

乡土散土丨儿时农村如厕那些事儿

记得我和妻子刚结婚时,岳父母同我们一同回了老家,九十年代末农村还没有卫生间,用的是旱厕,老爷子怎么也不习惯,最终只好选择在屋后的麦田地里找个地方解决。这是返回时老爷子自己讲的,乐的我们笑个不停。

在大搞造绿肥的年代,旱厕的粪水可是种庄稼的最好有机肥,被农村人当成了宝。如果谁要到别人家如厕,大人们会半开玩笑地说:"肥水流入了外人田,真是发不了财!"。用有机肥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味道更鲜美。

老百姓的生活如今水涨船高,绝大多数农村人家都用上了干净清洁的卫生间,如厕再也不用受罪了。旱厕尽管还有部分存在,但都有无害化处理的化粪池。现在许多城乡的公共厕所,清扫的比住房还干净,有的宾馆饭店的卫生间甚至闻不到一点异味。

乡土散土丨儿时农村如厕那些事儿

过去如厕是受罪,现在如厕是享受。卫生洁具越来越高档,有些讲究的人家,一套卫生洁具要花上千元,有的高档宾馆如厕连手纸都不用,洗冲烘干一条龙服务,小屁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这个时代变化真是快,不由人不惊叹,不由人不幸福!

完稿于2021年2月1日弁山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如厕   农村   卫生洁具   手纸   高档   大娘   老爷子   猪圈   大老   乡土   爷们   美文   儿时   卫生间   事儿   故乡   厕所   尴尬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