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丨儿时农村装电灯的那些事儿

图文/江浙一兵


乡土散文丨儿时农村装电灯的那些事儿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曾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不知不觉中都实现了,如今想来仿佛还在梦中。

八十年代初,我们老家才有极少数人家用上电,用惯了煤油灯,突然有一天我家也装上了电灯,别提有多兴奋了,不亚于现在在城里买一套新房。

记得我家是村庄上稍晚些时候装上电的,当时装电都有村里的电工统一装,是要排队预约安排的。装电需要买进出户内户外的电线,以及各种灯泡、开关、电表等材料,连同工钱,大约要花七八十元。

当时,条件稍好些的人家一般会装上一支电棒管灯(日光灯),装在堂屋比较明亮且大气好看。东西房间一般装上40支光、25支光的小灯泡,有的为了省电,还会装上一支小的荧光棒,灯光非常昏暗。厨房的灯也不会太亮,那时用电能省则省,有的人家一个月也用不了几度电。

乡土散文丨儿时农村装电灯的那些事儿

一户人家的电装好,电工师傅大约需要花一天时间工夫,主家好酒好菜招待,外加一包大运河香烟,电灯装好全部拉亮的一刹那,激动的心都会蹦出来,小孩子更是欢呼雀跃,如同过年一样的开心。

自从装上电以后,村庄里买家电的人家也多了起来。我记得生产队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人家,是村西头河南的陈大爷家,全村人挤到他家看电视剧《在水一方》,有时信号不好,电视荧屏出现雪花,就让小孩子把室外天线晃动几下就行了。

再后来有的人家买了落地电扇、装上了大吊扇,电冰厢、洗衣机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有少数人家能买得起。尽管那时农村装上了电,但停电是常有的事,于是煤油灯、蜡烛时刻备着应急用,尤其是看电视剧的时候,电突然停了,不知道有多心急呢。每逢谁家办喜事,事先都会同电管站打个招呼,那时农村的电工是很吃香的。

乡土散文丨儿时农村装电灯的那些事儿

农村自从用上了电,生活条件并有了明显改善,但土灶台始终保留着,烧饭煮粥也用上了电饭煲,剩饭剩菜也可以放电冰厢内,洗衣服有了洗衣机,尤其是冬夏季节绝大多数人家都装上了空调,再后来家中有了清洁的卫生间和淋浴房,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些都是因电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如今的社会发展让父辈们不敢想象,也是我们儿时不敢奢望的,这一切都得感恩我们遇上了这个好时代,值得好好珍惜,要知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完稿于2021年1月24日太湖之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电灯   户内   土灶   太湖   电棒   农村   吊扇   煤油灯   乡土   美文   灯泡   村庄   儿时   洗衣机   事儿   散文   小孩子   电工   我家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