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李銮宣,字伯宣、号石农。清朝乾隆二十二(1757年)出生于山西静乐县五家庄村。李銮宣的先祖茂钦公于明太祖洪武年间因军功,由江南(安徽)凤阳来到山西静乐县。在静乐县城岑山之下卜基修建,安居乐业,后人称“坡底李家”。三世祖开始兴家立业,当上县令(起家邑宰)到五世祖以后就有读书成名,做官仕宦之祖连绵不断,继往开来。其曾祖含香公李之檀,贡生,康熙年间官至江南高邮州(今江苏高邮)知州,为官正直清廉;祖父鉴溪公李暲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举人,历任江南太平府、池州府、淮安府知府。李銮宣的父亲青上公李学夫,例贡生,官至候选部寺司务。他是清代清官廉吏,官至云南巡抚。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读书不辍

李銮宣周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由他的祖母沈太恭人抚养长大。他祖母师从江南才女苏陈洁,颇有才学。每天教授李銮宣四子书和声韵之学。李銮宣10岁应童子试,考试总是第一,深得祖母的喜爱。后来,李銮宣拜寿阳人祁韵士为师,进一步学习深造。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乾隆乙未(1775)年正月,时年18岁的李銮宣在合河外祖文定公第娶兴县名门庠生康焽,字映山之女。婚后尽管生活维艰,仍读书不辍。当时由于家境贫寒,诸叔父都劝李銮宣以种地来养家糊口。他的妻子康氏却对他说:“君不读书,将奚为?欲终作田舍翁,得乎?”这样又坚定了他读书求取功名的决心。于是到晋阳书院继续学习。经过四年的艰辛苦读,在22岁上乡试中举。以后又继续参加会试,在屡次不第的情况下为了生活只好先考取景山官学以教学维持生计,同时还不忘准备继续参加会试。在饥寒困顿中仍矢志不渝,通过六次会试最终考中成为貢士,也就有资格参加殿试了。乾隆55年正值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因庆贺皇帝寿诞,是年加试殿试科考取士。李銮宣遂以二甲第十一名的好成绩进士及第,从此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勤政爱民

乾隆五十七(1792年)李銮宣在刑部提牢厅任职,负责监狱的管理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异常辛苦。他的妻子康氏也是兴县名门仕宦人家之女,自小知书通礼,仁慈善良且天资明敏,貌端气和,善料事,识大义。经常告诫丈夫要体恤囚犯,观察狱吏的言行。李銮宣初上任时,狱中污秽不堪,他便安排狱吏狱卒们随时清扫洒药,经常亲自检查落实。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有一回李銮宣因雨天回家比平时早了点,康氏就问“今日为何回来的早?狱中的囚犯吃过晚饭没有?在这样的阴雨天,狱中环境龌热,如不亲自检点,散药饵,勤打扫,恐怕会出现囚犯病死的情况”。李銮宣把妻子的谆谆告诫铭记在心,感同身受。对牢狱中的囚犯更加关怀备至,使他们安心于狱中生活,争取早日刑满出狱。

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民间爆发瘟疫死了许多人,狱中却安然无恙。狱中的囚犯们非常感激他的恩德。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造福一方

乾隆五十八(1793年)冬,李銮宣任刑部安徽司主事;乾隆六十(1795年)春,升任刑部湖广司员外郎;同年八月任顺天省乡试同考官。嘉庆三年(1798)四月,他又受命赴浙江温州、处州(今浙江丽水)任兵备道(重要边防地区的军政长官),并于九月抵温州。临行前,他的父亲李学夫训诫他说:“你的老爷爷、爷爷做官都很清正廉洁,你现在掌握着监察州县之权,千万不要因贪财和渎职败坏了我们家的门风。”又说:“不要图能让上司看得见的政绩,要积实实在在的阴德;不要贪显赫之名,要有冥冥之功。我希望你做地方大吏要和做刑部曹官时一样清正、多做善事。”还说:“你身担国家鸿恩重任,要致力于海疆的安宁,不要以家中的老人为念”李銮宣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温州一带濒临大海,经常发生水患,又常有海盗侵扰,治安状况一直不好,李銮宣到任后,亲自巡视海域,制造战舰,建立保甲制度,训练边防军和地方乡勇、团练,经常十天半月在外工作顾不上不回衙署。他在任六年,不受分文无名之钱,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洁。使温州、处州一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当地百姓把前任官员无锡秦小岘与静乐李銮宣因“多惠政”,一时有“前秦后李”之美誉传扬。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李銮宣“淡泊无他嗜好。遇佳山水辄徘徊不欲去”喜作诗、题咏。所到之处还留下不少题咏,如对文信国公(文天祥)祠题联云:“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石;敢问何谓浩然之气,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梁章钜认为是为文祠各联之冠。在游雁荡山时题咏楹联:“名山超五岳以外,精舍在二灵之间”入选《古今楹联汇选》。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永嘉县志》载有李氏《温州道署且园五古十诗》,梁氏认为词意俱超,为且园增色不少。其他温州一些古迹、文庙,如飞霞观卧树楼、雪山紫霄观的修复,都在他任内主持完成,并留有题记。调离温州后,仍对温州山川名胜、民情风俗眷恋不舍,曾寄来《永嘉怀古》八首。瑞安名士林从炯追随多年,图画李銮宣肖像而归,偕温处名流赵贻瑄、陈舜咨、端木国瑚、陈遇春、潘鼎、董斿、周浩、吴桢等摹石立于江心屿孟楼,石质汉白玉,现存。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为民请命

李銮宣不仅勤政廉洁,而且坚持对狱讼案件公正判决。甚至为了平反平民的冤情不惜丢掉自己的乌纱帽。嘉庆九(1803年)四月,他升任云南按察使,案犯一到立即审判,从来不拖延时间。案卷都要经过他的亲自审查,不依赖下属。元宵节夜,有一个女孩子出去观看花灯,喝酒喝得太多,醉死在马小二家中。女孩的家人以强奸致死罪上告。马小二被抓捕后受尽严刑拷打,被关押在狱中几年了。李銮宣到任后,在审阅此案的案卷时,发现“死者身软如棉”的记载。据此断定那个孩子是喝酒醉死的,马上昭雪了马小二的冤案。后来,因平反冤案,李銮宣不但丢了官,还被发配到边疆去“赎罪”。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云南建水县有个叫龙世恩的人。有一次,他到邻居向廷贵家里饮酒。他有一个本家哥哥叫龙显恩,因怨恨龙世恩与他的儿子发生口角,便找到龙世恩进行侮骂。向廷贵出面劝解,也遭到龙显恩的破口大骂。向廷贵被骂得愤怒难忍,便悄悄地跟踪龙显恩,行到僻静隘巷处将龙显恩刺死后逃走。龙世恩并不知道此事,但龙显恩的家人却以龙世恩杀死龙显恩上告到县衙。知县刘嶙判处龙世恩杀人罪,并呈报原来的按察使杨长桂审转刑部复议。李銮宣到任后,司狱陈锦章汇报说:“建水县民龙世恩误伤龙显恩案,真凶实际是向廷贵,而以龙世恩来顶凶。”李銮宣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后,发现案情确实有误。但此案系他的前任杨长桂所定,李銮宣就向云南督抚提出复审的建议,而督抚却没有理睬。李銮宣深谙官场之道,如果复审出一桩冤案来,必然要追究原来一批办案官员的责任。这些官员也极有可能要与自己结怨。看来复审不仅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平反不成,自己反而还要承担责任而备受处分。然而,李銮宣想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诲,为了不冤枉一个无辜的好人,他坚持为一个草民平反冤案,完全不顾及个人的得失。于是他将所掌握的案情详细上奏到刑部,刑部让广西布政使恩长复审,复审结果仍维持县衙门的原判,仍以龙世恩杀人罪关监,却将李銮宣以“偏听舛错”革职。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李銮宣对自己丢了官并不在乎,仍为龙世恩冤狱愤愤不平。被革职后,他仍以“有心积压”为名,亲自赴京上告。云南巡抚永保则因李銮宣要求复查龙世恩案丢了面子,对李銮宣怀恨在心。嘉庆十一年(1806),他向皇帝上告李銮宣延搁案件。当李銮宣行至直隶磁州(今河北省磁县)时,永保的上告书已被皇上批准。李銮宣遂以“延搁案件罪”被逮问。刑部判定,将李銮宣遣送发配到迪化州(今新疆乌鲁木齐)。李銮宣只好把与他随行老而多病的父亲安顿回老家五家庄村,自己怀着惴惴不安之心踏上了遥远的新疆之旅。第二年,嘉庆皇帝听其帝师朱珪的荐言于嘉庆十三(1808年)三月,因治理长江需要管理人员,将李銮宣等人从新疆加恩召回。因李銮宣等不熟悉河务,两江总督奉旨让他们到军机处待命。李銮宣因父亲李学夫于嘉庆十二(1807年)六月去世,奏请回山西静乐县守孝。服孝完毕,以六部主事录用。不久,又以主事衔任职通州坐粮厅。


兴利废敝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李銮宣不论到哪里为官,都很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嘉庆十六(1811年)八月,任天津河间兵备道。天津是国家在运河上运送物资的总集散地,粮食财物运输繁多。李銮宣竭力治河,始终没有出现问题。天津城南的低洼处有几千顷土地,每年秋天海水泛涨时,倒灌进来,耕地全被淹没,退潮时海水又四处泛滥,使远近遭灾。李銮宣申请政府资助,带领人民治水,先后疏通内河平息积水,建斗门按时蓄泄,造出肥沃的农田一万多亩,使天津人民大受其益。广东有一土豪因犯罪迁徙到天津,并在此建大厦居住下来。闽粤商船来天津,都和他们联系受他们的管控,从中渔利。成为危害天津地方的一大蠹虫。加上海疆官吏对其姑息隐忍使得他们更加有恃无恐。李銮宣上任后,下决心治理。先派人侦察其行动,后派兵丁抓捕依律治罪。从此天津地方得以安宁。山东天理教起义,波及天津景州(今景县),李銮宣一方面整修城墙备战,一方面召集士绅,加强保甲,晓以大义,惕以国法。凡津民之诵经者,只要自毁经书,即免于追究。于是民心帖然。嘉庆十八(1813年)正月,天津完成海税征集任务。直隶总督温承惠向皇上奏言,李銮宣经征海税,稽查偷漏,甚属认真,请仍委管理。得旨允准。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李銮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为民请命,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嘉庆十九(1814年)八月,嘉庆帝南巡时,了解到龙世恩案被冤、李銮宣被诬告后,亲自召见李銮宣说:“你原来的按察使职务,朕再还给你。”过了几天李銮宣就被任命为直隶(今北京、天津、河北省一带)的按察使。 直隶的刑事民事案件之多之复杂是全国之最。李銮宣对每个案件详细审阅,每日深夜四更才就寝休息。有一个有钱有势的人,经常欺负守寡的嫂嫂,进而想霸占其财产。他给李銮宣写了好多封信并以金钱利诱,妄图让李銮宣替他胁迫其寡嫂。刚正不阿的李銮宣不为金钱所动,仍将财产判归寡嫂,并惩治了这个有钱有势的恶人。

嘉庆二十年,调广东按察使,离津到河间时,景州父老都说,“安陵无事,使君方也”。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9月迁四川布政使。上任走时,广东百姓持酒送行者,相属于道。士人遮道献诗,有“要知八百孤寒泪,随着春潮上水船”之句。李銮宣到达成都后,立即整顿吏治、倡廉反贪、奔忙公务。几个月后,须鬓皆白。当时,四川总督常明病逝,李銮宣奉旨兼理四川总督。上任后,他不停地批阅,劳累过度。九月二十四日,李銮宣又奉旨升任云南巡抚,九月二十六日,突然患痰疾不起。于十月十一日卒于四川总督与欲赴任云南巡抚之时,享年六十岁。李銮宣从新疆戍地放回时,曾梦中得句云:“明月天津照,寒梅庾岭开。峨眉千尺雪,归梦雨花台”。竟与其嗣宦所历,全部相符。李銮宣遗骨奉旨运归故里,葬于静乐县西乡羊儿岭卧龙塔。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李銮宣性格耿直不阿,为民办事不惧怕权势和个人的得失,遇有不如意事,如苏东坡所云:“如骨鲠在喉,必吐出乃已。”清代两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蒋攸铦赞扬李銮宣说:“为政宽平简易,不急功近名。”李銮宣的族兄,同乡同学、同榜进士、曾任四川汶川知县和宣威州知州的李锡书称他“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李銮宣一生喜读书做诗,他手书楹联云:“执法当开三面网,焚香欲饱十年书。”著作有经蒋攸铦搜集遗稿整理刊辑的《坚白石斋诗集》。钱仲联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评价李銮宣曰:“自髫年及于中岁家室之况、羁旅之远,科名之所际,仕宦之所值,多处忧患之中。为人正直而和易,虚己而爱才。”不愧为一代廉洁官吏。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墓葬之谜

位于山西省静乐县王村乡杨儿岭村西边有个名曰“卧龙塔”的地方,曾是静乐一代名臣李銮宣的墓地,远远望去是一个很大的墓园,坟墓坐北向南,周围有围墙、牌坊、坟门,坟门两边是一对一米多高的雕刻精美的红砂石石狮子,石刻牌坊两边石柱楹联为:“天下声名元礼竣;陇西世胄白杨尊”。在四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安静祥和。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1966年秋天,李銮宣座落在王村乡羊儿岭村卧龙塔的墓葬被挖开。墓葬外有大清道光二年岁次壬午由祀男谨度、谨庸立的石碑一通,坟墓附近有当初守墓人住过的窑洞。据目击老人回忆:墓葬里面有一个石碹窑洞,用青石雕刻为窗棂的隔扇间隔成放置棺椁彼此由甬道相通的七个矩形空间。里面放置着两副棺椁,两大两小四通石碑。中间一口棺材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什么也没有的空棺材,旁边一口棺材里面是一具近乎干尸的女尸和许多过去女人穿的绸缎衣服、丝带之类的东西,据说村上的人还有用墓中丝带系裤子的。

据参与开墓的有关人说:“打开墓葬后就发现两具棺椁保存完好,而墓中有早先盗过的痕迹。”当时有羊儿岭村的一个老人听他祖辈人说:“清朝时候有盗墓贼就把李銮宣墓中的玉带盗取后出售,不料被官府发现,依大清律令被斩首了。”另据资料记载,:李銮宣于1817年10月11日病逝于四川成都,第二年即1818年2月24日奉旨用独龙杠舁回故里,安葬于这里。而棺材保存完好就是没有发现李銮宣的尸骨。那么李銮宣的遗骸哪里去了?据五家庄的老辈人传说:李銮宣的棺材从四川成都千里迢迢舁回五家庄后,为避劫难,送殡时同一天早晨就从村里舁出三具棺木。分别葬于三个不同的地方,一个葬于段家寨以南的李家坟,一个葬于西沟华儿梁(即东凌华岗)李学夫坟墓下面,再一个葬在羊儿岭卧龙塔。究竟那个是李銮宣的真正墓葬谁也说不清。据传说杨儿岭墓葬附近一个叫死羊湾的地方有几孔土窑洞,曾经是看守坟墓的一个姓杨的人住过的地方。打开墓葬时早已没有人居住了。有人在墓葬里发现大约八九本用蓝硬皮包的蜡染过的“古书”,封口用骨针插住。当地的人们叫“骨节古书”。由于当时村里人的文化普遍落后,没有把这些书当成是“宝物”。放置于家中,后来听说又被一个娄烦下乡干部拿去了。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据说拿书的人早已作古,这是几本什么书?有见过的人说大部分是“龙大人”写过或看过的书,其中记得有一本上封面写有“残游记”字样。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据李銮宣写的《祭妻文》里面所述,他一生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任妻子兴县康氏于1784年6月24日在兴县合河死于难产。6月29日葬于合河北郭陈家梁孙氏祖茔之外。第二任妻子是前妻的堂妹。于1797年6月20日在京城李銮宣充任会试同考官时死于风寒之症。于第二年由李銮宣的二弟纶宣来京舁其继配归葬故里。当时继配康氏病重时曾对丈夫李銮宣说:“今病必不起,当归骨于故乡,生未入君家门,死当为墓中鬼也”。如此看来杨儿岭卧龙塔墓葬中的女尸应该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了。

云南巡抚 一代廉吏李銮宣

如今传说中的李銮宣的三处墓葬均已夷为平地,李銮宣杨儿岭墓葬中的空棺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清代静乐一代廉吏李銮宣的墓葬成为如此状况实在是令人痛惜!好在近年来把杨儿岭发现的两通李銮宣原墓地的小石碑被静乐文化局跟找见后收藏于岑山文物馆,至于一对石狮子以及两通大石碑等还有待进一步追寻。

(杨秀川 王彦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云南   兴县   嘉庆   卧龙   乾隆   按察使   静乐县   静乐   刑部   巡抚   墓葬   温州   总督   狱中   天津   美文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