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易学的基础(杂文)

◎童小汐

冷门!易学的基础(杂文)

童小汐书法

易经乾卦,言天,彖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言地,彖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一,是统一。故轻清之气,皆上浮,而为天,是为气态。浊重之气,皆下沉,而为地,是为固态。

地球虽百分之七十为海洋,然液态之水,亦以凹陷之地壳为承载。固态的大地内缩,故能以引力抓住气态之天空。地天交泰,日月交辉,而生万物之雌雄与人间之男女。故男为天,女为地;男为日,女为月。北平故宫,天子所居,为“干清宫”;皇后所居,为“坤宁宫”,缘于此理。

天虚,以施;地实,以生。日发光,为阳;月反光,为阴。阳数单,阴数双,故“日”中为一;“月”中为二。三点,属阳性,为水偏旁,如江河湖海;二点,属阴性,为阴性,如冷冻凝寒。天地与万物关系,早已写于本专栏之前的“题目”之中,今专论日月与生命关系。

日生火,火奔放而炎上,故植物根植于黑暗大地,方之向虚空的阳光勃发而生。光有七彩,合则透明,分则红、澄、黄、绿、蓝、靛、紫,各有不同波长。

颜色中,黄澄蓝绿,皆亦分清,为红、紫在光谱两端相距最远,而又色近易于混淆。古人以红,即“朱”为正色。故执法:文曰:口“诛”笔伐:武用刀斩,而穿红色罪衣罪裙。老师改作业,称“朱”批,故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

人间是非,如黑白分明,则君子、小人,一望而知,但似是而非的伪君子,最易乱人耳目,而常为善人所蔽。如汉代王莽未篡位时,贤名播于四方,天下皆称其善。周公幸在成王长大后,还政于他,方止住夺位之流言;王莽则是在夺位变恶之后,方露出之前谦恭的伪善。

日光七彩,绿在中间,故最有力量。植物无论草本、木本,发芽、生叶、开花、结果、初生皆青,青浓则绿。如木瓜、芒果、苹果、香蕉,青绿时,皆由内往外长,味酸涩而生硕。待变大成形,方由外往内变色变香。故青绿为生长,红黄为成熟。

青,最有力量。故楷字:最有力量的“心”,是“情”感;最有力量的“日”,是“晴”天;最有力量的“水”,是“清”澈;最有力量的“言”,是“请”字。此外如:菁、精、静等字,皆如是解。

草,古写成艹,今简为廿,加一撇,为升。青字,上半部,加一撇,为。故知青为初生之色。故知青为初生之色,最有生长的力量。

《易经》中第三十四卦“雷天大壮”是上震下干,接在逃避遁走的“天山遯”卦之后,“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躲到死胡同里想出来,只能用最大力气冲锋陷阵。这恰说明了为何量子态中的虚粒子,竟有超越光速的潜力。这互为表里的卦象,写实地照会了有趣的宇宙现象之一。

在量子态的虚拟时空:“虚粒子借贷的能量愈多,保有的时间愈短。”粒子的成功机率来自于不停地动,直到那万分之一发生。

《金刚经》一开始,先依上佛陀的传承,不管三七二十一,皈依后,有了保障,再进入开经场域,这也是一种借贷关系,想像自己是极为渺小而一文不名的虚粒子,如何以小搏大地取得佛陀境界的入门钥匙?

佛陀以身作则地示范,优雅地梳洗干净用膳,才舒服地开讲。他不是神,他跟我们一样吃喝,照常生老病死。这也是一种“讲”,身教,有时大于言教。因此,《金刚经》一开始,先描述佛陀做了什么。

先理解量子:“若想了解粒子在做什么,必须同时描述动量和能量。若想知道粒子在哪里,就必须同时说明位置与时间。”便明白佛陀反覆用各种数字计算方式,描述宇宙现象的原因,无非是拉开无穷大的场域,让我们一窥实境。没有任何抵押与背景实力的“虚粒子”为何可以无限量地借贷,唯一的限制是时间?

“大壮”这个卦象因纯阳而声势隆盛,质愈纯就愈壮大,遂容易爆冲,便无法有持续力。大壮之后的卦是“火地晋”,晋乃进也:“日出于大地,光明乍现。”这一番延续,解释了任何状态的无法停留,一留,便滞碍难行。

佛陀说《金刚经》时,现场有一千两百五十位“大比丘”,外加看不见的天人阿修罗,其实都具备阿罗汉果位,而整本经都在说“菩萨”该如何,有趣极了。许多人都知道阿罗汉是自了汉,只求自己解脱,不闻问他人福祸,这不代表自私,是某种程度的投降:“能力有限,恕不奉陪!”即使是能力有限,比起一般人,那可是大大了不得的“大壮”,只差一小步,便海阔天空地晋阶了。

这一小步,佛陀说:“非法非非法,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果守着“大壮”,进退维谷,极为不祥,若及时觉悟,就像佛陀问须菩提种种阿罗汉的果位,真得道了吗?须菩提赶紧回没有,若说有就没了,瞬间破功,一切努力付诸流水。但要进入这一小步,却是极大的承诺:“菩萨道”对于“纯阳”之人,何其难也!单单一个灵魂洁癖便难过关。佛陀很慈悲,什么相,都不能留存心中,摆脱人我众生相,否则是给自己找麻烦。一念之间,想借多少能量都有。

日生火,火炎上,属阳性。万物得日光的照耀,方有“奔放”茁壮的能量。

夜生露,水润下,属阴性,万物得露水的滋养,方有“内敛”结为殷实躯干的力量。

地球得日月“均衡”的往复运转,火奔放于外,得水滋润于内的调和;水收敛于内,得火炎上舒展于外的调和。水以济火,火以济水,故易经“水火既济”

卦,三阳三阴:一、三、五、阳爻得位;二、四、六阴爻得位。且一鸩四,二鸩五,三鸩六,阴阳又完全相应,为六十四卦中唯一,且最完美之阴阳结构。

从小处看,台风过后,雨水过盛,则草木靡烂;若干旱无雨,日蒸火烤,则草木焦枯。故水以济火,火以济水,得“既济卦”。若水火分,则两相害。故易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上经之末两卦,为习坎与离卦,习坎背景,为地球的冰河劫毁,彼时海水上升,陆地下沉;离卦背景,为造山运动,或彗星撞地,彼时地球被烧成了灰烬。前为水劫,后为火劫,人类文明皆一空。故“灾”字,从“川”“火”而来;毁灭之“灭”,在自然为“水”“火”,在人文为兵“戈”战争。

易经∶乾坤为母卦,六阳为干,言天,是第一卦;六阴为坤,言地,是第二卦。中间经“天”干与“地”支的交感,一甲子之数,方为“水火既济”卦。若火水不交,相互不济,便为未济。“火水未济”卦 ,一、三、五、阳爻位,全得阴爻;二、四、六、阴爻位,全得阳爻,无一爻得位,终归于零,又需重新开始。故既济卦,六十三;未济卦,六十四。

易经中:既济与未济、泰与否,两组卦皆是序、综、错、内外,四重关系,在六十四卦中,关系最密,却刚好性质相反。泰前,否后;既济前,未济后;是“序”。地天泰,变天地否;水火既济,变火水未济;是“内外”。两卦六爻,阴阳完全相反,是“错”。两卦六爻,顺序完全相反,是“综”。

由乾坤母卦,经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至第九位,方为泰卦,九为“奇数”之最。然由乾坤母卦,需得“天”干“地”支之交,阴阳之调,经六十卦,一周天之数,方得既济卦。故既济比泰,尤为不易。泰卦亦三阴三阳,且一鸩四、二鸩五、三鸩六阴阳皆应。然二爻阴位,得阳;五爻阳位,得阴。不如既济六爻皆阴阳得其位,更为完美。

地天交为泰,水火交为既济,皆至“完美”而生变。泰至,变否;既济至,变未济。完美之得,泰需九卦,既济需一甲子,可谓得之十分不易。然由泰而否,由既济而未济,仅一线之隔,可谓失之至易。

如月亮由初一之朔,至十五之望,方成圆满。然月“盈”方至,即为“亏”初。自然与人事之理,皆然。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或说:“持盈保泰”不易,皆含至理,岂可不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王莽   易经   大壮   阿罗汉   金刚经   阴性   佛陀   小步   量子   冷门   易学   水火   粒子   杂文   美文   阴阳   万物   力量   关系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