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化是一种影响恒久的力量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区别,不是因为二者的肤色不同,也不是语言不同,而是思维观念、生活方式与有很大的不同,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文化传统巨大分歧。

一个民族不管是优良传统,还是存在的缺陷,都与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文化的影响力巨大而且持久。

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段话的意思是,齐国的政治进一步变革,就可以变成鲁国的那样;而鲁国的政治进一步变革,就合乎先王之道,也就是能恢复到周礼的状态了。

《论语》|文化是一种影响恒久的力量

孔子对齐国和鲁国的政治都持称赞的态度,但是,又区别对待,他明显赞誉鲁国高齐国一筹,并不是由于鲁国是孔子的祖国,他有偏爱之心,而是齐国和鲁国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两个诸侯国在最初的立国理念完全不同。

因辅佐周武王伐纣得天下有功,周公姬旦封于鲁,都城在曲阜;姜太公姜子牙封于齐,都城在临淄。周武王去世,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就由他的长子伯禽代治鲁国。齐国和鲁国是邻国。

周公的治理理念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以文治国。周公重视社会秩序建设,制礼作乐,奠基几千年典章制度,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创造。鲁国崇礼尚信,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周礼,代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周文化,是文化强国。正是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才会产生孔子、孟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论语》|文化是一种影响恒久的力量

第二,以德服人。伯禽到鲁地后,以礼法为导向,实行仁治,先仁后义,走的是王道之路。

第三,亲亲上恩。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强调,亲疏有别,长幼尊卑,亲者居上,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桥梁,把国人凝聚在一起,使政治联盟得到充分的巩固。“亲亲上恩”政策的受益面比较广,不能简单定位为“任人唯亲”。

相对于周公,姜太公的治国理念也有3条:

第一,注重得闲。姜太公注重实际利益,国家治理急于功利。他说:“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意思是谁让天下百姓获得实惠,谁就能得天下;谁破坏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谁就会失去天下。

他到齐后,大兴渔盐之利。他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后人,齐桓公重用管仲大兴工商,。齐国国力比鲁国强大,是经济强国。

《论语》|文化是一种影响恒久的力量

第二,以力服人。齐国施行的治国方略是先义后仁,简化礼仪,入乡随俗,走霸道之路,富国强兵,成为“春秋五霸”的首位霸主。

第三,任人唯贤。姜太公出身草根,遇到周文王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因而他“尊贤上功”,强调能者居上,更重视给能人以发展的平台。

由于治国理念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两个国家存活的长短也不一样。鲁国以文治国,见效比较慢,是文化强国,但经济比较落后,存世近800年。齐国尚功,经济发展见效快,是经济强国。“积强而霸,积霸而乱矣”,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时代,齐国大夫杀了齐简公另立新君,把持齐国朝政,到田成子的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而自立为君,齐国彻底被田氏取代,姜齐亡,传世600余年。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以礼乐为制度核心,西周文化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坏,礼崩乐坏。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将“礼”设计为“用”,将“仁”设计为“体”,将这一文化形态推演到一个新的逻辑起点,开辟了周文化新的发展方向,这是孔子的文化贡献。

《论语》|文化是一种影响恒久的力量

周公重视文化建设,以德治国;姜太公崇尚武力,重视发展经济,这两个人代表了不同的治理理念,对中国文明史的影响都是奠基性的。

姜太公提倡义气是一种经营理念,能够使国家变富变强,周公所倡导礼乐制度是社会核心价值观,能够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二者构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一不可。

明末时期的学者吴莫默说得好:“齐固要脱皮换骨,鲁也要涤胃洗肠。”齐国需要脱皮换骨,因为它去道最远,也就要补齐文化的短板,对人的灵魂进行塑造;齐国固然要大变,鲁国也要洗洗肠胃,也要改变。经济落后,国力不强,也会产生内忧外患。

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如果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意识形态的建设,人们的认识就会出现了偏差,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论语》|文化是一种影响恒久的力量

一位大学教授对学生讲,40年前,有一个女人背一个包袱,抱一个孩子在雨中行走。这时,一个男人撑着伞走过来,把伞给了女人,接过包袱背上,把孩子护在自己的胸前。他就问学生,这个男人是什么人?

学生回答概括起来有3种答案,一是那个男人是人贩子,要麻痹女人然后拐走孩子;二是男人为女人提供服务,是挣钱的;三是男人想要抢劫,先欺骗女人。

教授反复启发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学生说没有了。教授十分失望地说,就没有人想到这个男人是在帮助女人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怎么可能?教授沉痛地说,那个男人就是自己。

学生不相信人是会无私地帮助别人的,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念头,他们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是对自己是否有利用的价值。在他们看来,男人之所以要帮助女人,是因为他对女人有所企图,而女人有让人可图的价值。否则,就不会有人无偿帮助她的。

《论语》|文化是一种影响恒久的力量

经济决定人类的生活水平,而文化决定人类的生活质量。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可以塑造人类的灵魂,使人生更有意义,对人的影响更深远。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强调弱鲁国比齐国好的原因所在。

孔子强调文化建设并不反对经济建设,相反,他认为一个国家首先要解决富裕的问题,然后要进行教化,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提高精神文明程度,这就是孔子“富而教之”的思想。

孔子又强调,人的一点精神最重要,在“足食,足兵,民信之”三者中只能选择一种时,他选择“民信之”,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贫穷不可怕,只要有精神在,人们可以改变贫穷的面貌。一旦没有了精神,一切就垮了。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5000年没有断绝,就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把中华儿女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管朝代如何更替,血脉相传没有变。

今天,我们应该坚守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根植于民族血脉之中的文化,才是我们应该珍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的。

#翘楚读书会##好书奇遇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雍也篇》:

【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周礼   都城   大兴   论语   孔子   文化   齐国   强国   美文   重视   理念   力量   政治   精神   女人   经济   学生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