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修养|敢于承认有所不知是大智慧

有的人明明懂得的知识很多,博学多才,但很谦虚,总是说自己还有不知的东西。孔子说:“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孔子认为,知道自己还有不知的东西,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为什么?

论语与修养|敢于承认有所不知是大智慧

一个人再勤奋,一个人懂得再多,学习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都还会有许多知识学习不完。特别在当代,知识呈几何层级更新,更没有无所不知的天才,即使专家学者也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突出,不是样样精通,都会有“不知”之处。

对于“不知”有3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否认“不知”。有的人很不谦虚,自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并不觉得自己还有“不知”之处。这样的人必然自以为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必然会妨碍其进一步求知。

论语与修养|敢于承认有所不知是大智慧

第二种态度,“不知”装知。这一类人以“不知”为耻,以否认“不知”来掩盖自己真的“不知”,这是虚荣心在作怪。

在古代,有一个生活在北方的人,一天他去一家赴宴,看到桌上的香蕉没有见过,很好奇,想尝尝是什么味道,就拿起来一根香蕉,一口咬了下去,满口涩味,他又不好意思吐出来,就强咽了下去。

主人看到后就说,你怎么能那样吃?应该剥掉皮吃。他还硬着头皮说,我一直就是这样吃的,很好吃。

论语与修养|敢于承认有所不知是大智慧

弘一法师说过:“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把不懂装懂、不知当知,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其实是再愚蠢不过的了。

那个北方人不懂装懂,当别人指出来后,还不愿意承认。像这样的人,明明对一些事物并不知道,却不懂装懂,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必然会影响他进一步求知。

第三种态度,承认“不知”。这一类很清楚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学到,正是明白了自己还有“不知”,也就清楚了自己在什么地方还有不足,就会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向什么方面努力,想方设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不知”变为知,这难道不是大智慧吗?

学问在于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谦虚诚实。

论语与修养|敢于承认有所不知是大智慧

国际数学大师华罗庚说:“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老老实实的态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治学态度,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发表的论文却轰动当时数学界,被清华大学破格录用为老师,有了深造的机会,他就如饥似渴地学习,在数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只有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谦虚谨慎,才能不断进步。

论语与修养|敢于承认有所不知是大智慧

一是不能不懂装懂。知识是无限的,人非生面知之,有“不知”是正常,有所不懂并不可耻,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获取知识、明白道理的,要有承认自己不知道的勇气,敢于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东西。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不知”,才扑下身去认真学习。只有承认不懂才会去弄懂,装懂将会永远不懂。

二是要了解自己知什么,不知什么,还需要什么方面提升。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今后如何学习,朝哪些方面努力。

论语与修养|敢于承认有所不知是大智慧

知与不知,是做学问应有的态度,人生也应如此,做人也要谦虚,实事求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修为也会得到提高。有了过错要敢于承认,不找借口,不能以“不知者不为怪”为自己开脱,错了还不知道自己错了,才是最大的错。

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这就是大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为政篇》: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论语   华罗庚   孔子   文传   涩味   无所不知   不知为不知   实事求是   必然会   美文   香蕉   修养   态度   智慧   东西   数学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