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引导你回来自我面对

忧郁,引导你回来自我面对

忧郁让人更接近灵魂!


忧郁是一种情绪的爆发。人压抑久了,如果没有爆发忧郁,就容易引发自杀。忧郁为情绪提供了一个宣泄出口。


忧郁就好像伤口在排脓一样。当你身上的某部分发炎了,你就要把脓包里的脓挤出来。类似地,忧郁是我们内在无力感的一个出口,是负面能量的一个出口。


如果你不了解忧郁症的本质,只是用药物来强迫情绪改变,这会造成心灵更多的无力感,患者的自杀率也会越来越高。


抗忧郁剂的使用,其实促成了更高的自杀率。因为心灵连最后的能量出口,都被阻塞了。


忧郁,引导你回来自我面对


真正的疗愈,是跟着忧郁情绪向内心探索;因为忧郁就是要逼你面对自己,带你找到真正的问题。你之前可能一直得过且过,甚至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最后终于爆发了忧郁。但是,爆发总比没爆发好。


忧郁的爆发能降低很多自杀行为出现的概率。如果没有爆发忧郁,人们可能会提前选择自杀,因为生命太苦了。相反,忧郁的情绪能引导你重新回来面对你自己。


例如,这一辈子我最想当歌星,结果很不幸我当了医生,当了十几年后,终于爆发了忧郁症,开始耍赖、撒娇。周遭人就会说:“好吧,那你去当歌星吧!”


忧郁是要让你发自内心地问自己:“我还要这样过下去吗?是不是我太执着了?事情有那么严重吗?我要不要重新找到生命的出口?”


如果遇到了忧郁症患者,我会告诉他:“信任你的生命吧,信任你自己,甚至信任你忧郁的情绪。跟着忧郁的情绪,它会带领你找到背后最大的核心限制性信念。


忧郁,引导你回来自我面对


信念会带来情绪。信念像质量,情绪像万有引力。信念是脑海中的一种实存,情绪是信念的一种效应。所以,忧郁情绪,就是要带你回去寻找你的固执、执着在哪里。


比如,我可能执着于当医生,因为这样才表示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如果我成为一个快乐的歌星,就表示我不孝吗?不一定,也许我会说:“最后,父母就是希望我快乐,那我就要怎么快乐怎么做,你们是宁愿我死还是希望我快乐?”


忧郁症患者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孩子,你只要快乐就好了,一切都没有关系。你想当歌星也没有关系,想去变性也没有关系,不要死就好。”


我有很多同性恋个案,在忧郁症爆发的那一天,父母才知道“原来我的小孩是同性恋”。然后他们就会说:“没关系,同性恋就同性恋吧,活着总比死掉好。”


最近,我在医治一个肺癌第三期的患者。她是一个很单纯的女生,大学毕业后就当了公务员,后来当着她父母的面爆料:她进入工作单位后,就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这三年什么都没发生,可是她非常痛苦。


只是两个人互相爱慕,可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痛苦到这个地步,直到最后,她当着父母的面,把这件事情说出来。本来她的父母很保守,可是因为女儿是肺癌第三期,父母就对女儿说“没关系”。


忧郁,引导你回来自我面对


人都不知道要活多久了,其他的事情当然不再重要了。忧郁症也是如此。因为心灵实在找不到出口,就用忧郁症“耍赖”。


患了忧郁症后,某程度上,忧郁的情绪能引导你回去自我面对。所以,你没有到忧郁的谷底,就不会进行彻底地自我面对。


从赛斯哲学思想来看,忧郁症就是要让你透过忧郁达到心灵的整合,重新找到生命未来的契机,所以忧郁反而会预防自杀。自杀是生命无路可走之后的选择,因为生命中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觉得活着没意义了;而忧郁刚好可以让人重新面对自我、改变自我。


这是心灵重新沉潜的过程。沉潜之后,生命就有了再出发的动力。整个赛斯哲学思想是前后一贯的,包罗了很大的智慧,引导大家去超越生命的苦难。


所以,面对忧郁,我们要回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在自我面对中寻找新的人生意义。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谁说慢性病不会好》

忧郁,引导你回来自我面对

作者简介:许添盛【台湾】,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暨精神科医师,心灵动力学的创始人及全球传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学作家、慈善家、企业家。

☟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许医师关于“健康身心”的文章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忧郁   自我   哲学思想   肺癌   忧郁症   歌星   美文   同性恋   信念   患者   执着   情绪   父母   心灵   关系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