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任何的感受都是为了回到爱

表达任何的感受都是为了回到爱

不要压抑任何感受!


修行,是指每个人要直下承担。只要不是蓄意伤害别人,你可以让他人知道你的情绪。


每个人都可以这么想:“我没有侵犯他人,我没有犯法,我为什么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如果每个人的感受我都要顾,我还要不要活了?全天下我最应该顾及的,是自己的感受。


真正修行的精髓,是把自己顾好。把自己的身心顾好,心中有了欢喜,心中的爱丰富了,你才给得出去。


赛斯哲学思想认为:你不可以用你的感受去伤害别人;但如果你要顾虑到每个人的感受,那你就很难活出自己了。


今天怕这个人生气,明天怕那个人白眼,后天又怕某个人不爽……你每天在求和谐,你每天在胆小害怕,你自己还要不要活?这样的话,你的肾就会开始病变。


表达任何的感受都是为了回到爱


有时候,你要告诉别人你的主权,让别人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让他人知道你的感受,反而才是真正的和谐。比如,我的界限是:你不能把脚一直放在我的脚上面;你不能打开我的衣柜,看到你喜欢的衣服,你就拿走。


人要有自己的界限。界限完整了,你的心才会自在。你不要做一个周围所有人都可以践踏你感受的人。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当中要直下承担,只要你的发心没有要攻击别人、没有要蓄意伤害别人,你就可以告诉别人你的感觉。这是我们大家需要学习的心灵的功课。


一旦你的心灵力量出来了,你的身体自然会知道谁是主人。当感受不断压抑的时候,你的自然攻击性出不来,就会开始攻击你自己的身体。不只是肾脏,所有你身体的器官都会受它的攻击,因为你有太多的负面感受了。


负面感受本身不会伤害人,除非你把它压抑下来,把它累积在你的身体里面。肾脏的癌症也是这样产生的。


赛斯哲学思想认为:“整个宇宙都是安全的”。你要感觉到,你活在安全的世界里。


有时候是要冲突的,但是冲突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比如,我为什么会对你表达我的不高兴,因为我跟你感情够好,我跟你之间有足够的安全感,我足够信任你。我感觉足够安全,我才告诉你我的心里话。


所以有时候,自然的攻击性和冲突不是坏事。冲突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互相伤害,这种冲突我不建议;另一种冲突是为了和谐,因为如果我不告诉你我真正的感觉,你怎么知道要如何跟我回应。


表达任何的感受都是为了回到爱


比如,在动物界,很多动物都会“画地盘”。画地盘不是为了自私,而是为了和谐。我让你知道这是我的地盘,好让大家不要互相侵犯。


有些人永远不敢跟别人冲突,但他的内心里会有冲突,心里其实痛苦得要命。如果你永远把痛苦藏在自己心中,就永远没办法让对方知道你不高兴了、你心情不爽快了。


举一个例子。有人对你说:“哎,你这个笨蛋,陪我去逛街。”你回答:“不去!叫我天才,我才去。”这就是一种沟通。可是如果你明明很生气,偏偏你还不说,还跟着这个人一起去逛街。你就没有表达你的主权,你的心中也会有不甘愿。


所以,有时候人生是需要冲突的,而且这个冲突有时是正面的,因为你不去冲突,就无法建立更大的和谐。这种冲突是建设性的冲突,是一种意见的沟通。


人体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如果你的信念没有改变,你的潜能不会发挥出来。因为身体会随着你心境的变化,产生自我疗愈功能。


什么叫做奇迹?赛斯哲学思想认为:奇迹是未受阻碍的自然之结果。奇迹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只是看你接不接受它。


让周遭的人了解你的感受,不是要攻击对方,不是要伤害对方,而是要说出你的感受,表达你的情绪。让别人知道你的情绪和感受吧,当一个真正“一吐为快”的人,不要再害怕下去了。


你只是要说出你的感受,而不是要伤害别人。对让你生气的人,你甚至可以直接告诉他:“我对你有很多的愤怒,但是我对你有愤怒,不一定是你不对,我只是告诉你我有愤怒而已。”表达感受不代表谁对谁错,感受是没有对和错的。


表达任何的感受都是为了回到爱


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上大学时,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好希望我的爸爸死掉。后来我爸爸听到这个演讲的CD,一开始也是吓了一跳,他从来都不知道,他的儿子在大学时代曾经希望爸爸死掉。但那不是我真正的想法,那只是我的感受。


因为我从小就是个乖宝宝,我从小就是一个符合爸爸期望长大的孩子。到了大学时期,我还在冲突,到底要不要继续符合爸爸的期望去当一个医生。


于是,那时的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感受:“如果爸爸死掉了,我就不用矛盾了。我就不用再符合爸爸的期待,我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了”。


因为我是这么爱爸爸,我才会这么在乎爸爸对我的期待,所以我才希望他死掉。不是因为我恨他,而是因为我爱他。因为我爱我爸爸,我不忍心他对我的期望落空;因为他对我的期待使我的人生有了冲突和挣扎。


这份爱,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是我必须顾虑他的期待;优点是后来因为我认出了我对爸爸的爱,所以我才没有休学,愿意在医学院继续努力下去。也因此让我了悟到:表达任何的感受,都会回到爱。


有的孩子跟父母之间会有这样的对话,父母问孩子:“我怎么样才能帮到你?”孩子说:“你们少管我。不要管我就是帮助我。”听到这样的话父母会很伤心,但那是孩子真正的感受。当孩子表达真实感受时,父母要学会接纳,不要被吓到。


任何感受都需要被表达,因为任何感受都会回到爱。如果你对爱有信心,你就要去表达。赛斯哲学思想认为:你是在一个爱的宇宙当中。无论如何你都不会被抛弃,无论如何你都不会被放逐。


请大胆地、尽情地表达感受吧,为了回到爱!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谁说慢性病不会好》

表达任何的感受都是为了回到爱

作者简介:许添盛【台湾】,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暨精神科医师,心灵动力学的创始人及全球传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学作家、慈善家、企业家。

☟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许医师关于“情绪管理”的文章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都会   哲学思想   攻击性   美文   界限   冲突   情绪   爸爸   父母   心中   身体   期待   和谐   自然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