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共同创造者」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共同创造者」

你是命运的创造者!



有人感觉自己在生活中受到伤害,想通过学习赛斯哲学思想寻求帮助。


然而赛斯哲学思想在启发人心的同时,也有些令人无奈的地方,那就是当你学习赛斯哲学思想时,必须要对自己做一个承诺:遇到痛苦烦恼的时候,我愿意承诺,而且不再把自己视为受害者。


这需要自愿做出承诺,表示我愿意用“共同创造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人生。


做出这个承诺,是一种心态的改变,同时我们不再只是考虑自我。这还会涉及到潜意识和心灵哲学与心理学。


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不能再单纯地把自己视为一个受害者。”


我在心理门诊的时候,遇到过遭受家庭暴力的个案。我会问她:“老公是谁选的?是谁和他恋爱后又去办理结婚登记?又是谁每次被家暴之后,只要对方下跪请求原谅,就会再次原谅他?”


在这里,我并没有要为施暴的人合理化。这个妻子说自己是为了孩子,我反问她:“你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在用孩子作为自己无能为力的借口?如果你是个有能力的人,那么还需要为了孩子而做一个被家暴的人吗?”


她不承认自己缺乏能力,还借口是为了孩子,这会让孩子在长大之后产生一种负罪感,觉得爸爸妈妈吵架、妈妈离不了婚,都是因为自己。


如果这位妈妈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她不会因为孩子而留在这个婚姻里,她会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家庭,重新找个更好的男人来当孩子的爸爸。


我们也不能责怪没有能力的妈妈,毕竟能力是需要锻炼和成长的。但是作为一个妈妈,不能总是躲在受害者的心情里面。


赛斯哲学思想曾经涉及一种心态:如果你一直掉入到受害者的心情里面,自己不愿意出来,那么你就会生生世世都处于受害者的角色之中,不得解脱。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共同创造者」

赛斯哲学思想的学习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如果你愿意此生有所不同,那么就要开始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告诉自己:“我不要再掉入传统的思维模式,不管是社会、医学、科学告诉我的观念,还是从小到大父母告诉我的想法,我都不再掉入一个无力的受害者的心情里面。”


从此,我要开始转变自己的心态,我要把自己视为命运的“共同创造者”。就好像我不只是一个在买股票的人,我还是企业股东,我甚至是一位大企业股东。


当你把自己视为命运的共同创造者,你可能就会开始问:“如果我是创造者之一,那么是我没有觉察到参与创造的那一部分自己,还是那一部分自己逃过了我的注意力?”


把自己当成命运的共同创造者,就意味着你开始注意到了自己过去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方向。


其实,意识就是注意力的方向,如果我的注意力没有朝这个方向进入,意识是察觉不到任何东西的。同理,假如我永远只注意某个方向,就不会觉察到其余方向。


赛斯哲学思想不但要求我们觉醒,还要求我们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


我们所出生的家庭都是自己选择的。很多人会不理解,如果上了天堂让自己选择投胎,我怎么会选个农夫爸爸,选择住在乡下?我怎么会选择种田的农妇做妈妈?后来,爸爸到都市当了建筑工人,妈妈到工厂当了女工,他们做的都是很辛苦的工作。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来自于一个弱势家庭,是家庭的受害者。父母不但没有学问,而且也没钱、没资源。如果这样的原生家庭是自己选择的,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


首先让我们再次回到赛斯哲学思想,深入思考赛斯哲学思想给我们的启发和意识的扩展到底是什么?赛斯哲学思想的学习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我的老师赛斯说,人们如此选择的理由是他需要这样的选择,目的是为了完成他这一世的生命蓝图,因为他今世必须要去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共同创造者」

遇到痛苦烦恼的时候,我不再把自己视为受害者


我拿自己家来举例。当年我父亲四兄弟用抽签方式分家的时候,我爸爸没有抽到房子,因为房产只有三份,我大伯、二伯、小叔都抽到了房子,我爸爸只抽到了一个谷仓。


这在当时是很悲惨的事情,因为放稻谷的谷仓是不能住人的。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没有地方住,父母只好含泪带着我的哥哥姐姐到台北板桥去谋生。


因为当时我只有两岁,所以爸妈就把我放在外婆家寄养,没有带上我,这使我早年间感觉自己被遗弃了。


因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突然不见了,自己被独自留在了外婆家,当时我就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这种分离引起我内心的焦虑,最后演变成了一种恐慌和害怕,甚至有时会喘不过气来,手和头皮都会发麻。


有一次,我和太太说:“你有没有发现命运的奥妙?当年四兄弟里面唯独我爸爸没有抽到房子,以至于必须含泪离开家乡。后来,我也来到台北板桥,才有机会在都市里接受到完整的教育。”


假如当时我爸爸抽到了房子,他就不会离开家乡,就不会到都市当工人,会继续在乡下种田,我也就没有机会享受都市资源,接受完整的教育。今天的我可能会是个很优秀的农夫,完全是另外一种命运。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好像是命运的受害者,可是如今回头一看,这里面似乎有灵魂巧妙的安排。


回首自己的经历,你会看到命运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我们,可能这就是我们的潜意识、灵魂或者内我意识。如果没有觉察到这个部分,我们就会一直觉得自己是命运的受害者。


由此可见,人的一生绝对不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情,才成为一个受害者”这么简单,而是这里面有着命运的无穷奥妙。


作者|许添盛

摘自 | 许添盛医师演讲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共同创造者」

作者简介:许添盛【台湾】,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暨精神科医师,心灵动力学的创始人及全球传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学作家、慈善家、企业家。

☟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许医师关于“心想事成”的文章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创造者   板桥   命运   谷仓   哲学思想   受害者   美文   医师   爸爸   意识   房子   方向   能力   妈妈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