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录——《刺杀小说家》,与达叔,与85后90前

好友极力推荐《刺杀小说家》,称其动画效果已达国产甚至世界影片的新高度,错过将是《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级别的遗憾。最后,他搭上人格做担保。我相信他的人格,但他以往推荐的酸楚经历泛上心头,因此并不敢有太高期望。

看完,果然。动画效果应该很棒,但对于像我这样的纯外行,远达不到《阿凡达》的震撼。除此之外,乏善可陈。雷佳音没有吃饭的戏,杨幂依旧性格如温水立场说变就变。散场前匆匆补出结尾,勉力凑出完整,像是满头大汗的高考生在最后5分钟猜完一整篇完型填空,好歹混到及格。总体观感,可看可不看,我偏向别看。


所以,究竟该如何看待朋友们的推荐?以现实为依据,以过往定权重,用贝叶斯概率的精神层层推进,是最为稳妥的算法。我试着更仔细地算了算,经此一役,这位好友稳稳进入黑名单,今后他的推荐将极具反向指导意义。

但这算法也有先天的问题:它让你看到的影片,质量优良均匀,烂片被大规模拦截,但少数传奇也会偶成漏网之鱼。比如,我是在很小的时候去影院看的《大话西游(上)》,和哥哥姐姐们懵了一整场,完全地跟不上、不理解。要等到高中,同学们趁着老师大意,在活动课上偷着播放,第二次看时才算囫囵地懂了一点点。星爷的两难自是经典,而达叔在春十三娘面前的懦弱卑微含泪与不舍,亦令我难忘。

我并不是周氏喜剧的脑残粉,更不敢说对星爷和达叔的表演有什么见解,甚至他们的很多经典作品,还没来得及看。原因也简单,年代上,晚了一点点:85后90前,成长过程正好卡在了那一辈大师渐次谢幕之时。我既羡慕70后,他们可以在青春年华同步地沉醉于大师们的表演,又感叹90后能错开时代,潇洒无负担地回忆经典。而我看球的第一年,乔丹正要退役,沉迷《七龙珠》的那个暑假,它早已完结,捧着《鹿鼎记》笑到不能自己之时,金庸先生也已封笔。

于是这些年,很多大师相继离开,我发现自己的情绪有些复杂。我不敢称他们为偶像,不敢妄谈悲伤,因为没资格,看得太少理解太浅。但也不是心无波澜。毕竟小时候在电影院,在教室的白投影前,在亲戚长辈的口中,浮光掠影地瞥见过那么一个时代,匆匆地不完整地但又颇感惊讶地领略过他们的风采。叹一口气,好在还有时间。

真感谢他们,挥一挥手没带走尘世的几片云彩,却给我们留下了那些美好作品。谨在此,向大师们致敬;也愿达叔,R.I.P.

今日记录——《刺杀小说家》,与达叔,与85后90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漏网之鱼   勉力   乏善可陈   浮光掠影   惊讶   小说家   美文   算法   星爷   人格   大师   影片   好友   效果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