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徽商的经营之道

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历史上,他们精通儒学、擅长诗词文学者不乏其人,他们中有些早年习儒,以后走上经商道路;也有些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特点,徽商的本质是儒商。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从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一支商业劲旅,徽商保持了三四百年的鼎盛辉煌时期,几执商界之牛耳。他们经营的行业“其货无所不居”。在明朝成化以前,徽商以经营“文房四宝”、漆、木和稻谷为主;成化以后,经商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从商业资本流向和从业人数看,盐、典当、茶叶、木四业为最著,其次是米、棉等多种行业。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徽商是安徽人文传统的重要体现。徽商传统中的“利在义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戒诈”、“戒欺”则与现代商业一脉相承;他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四海行商的“骆驼精神”,与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勇敢、进取和艰苦创业精神也是相通的。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皖南,东边对接江浙沪的繁华,西边承载江西与湖北楚风的传统,其本身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民风,浓厚的商贾气息。心和塾企业家安徽研学第三天,走进安徽宏村和西递古村探寻古代徽商的足迹,找寻徽商成功经商的秘密。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探访徽派古村落——宏村与西递

徽商在全世界从商后赚到的收入许多都用来投资家业,房屋规模就是这些商人家庭宽裕的见证。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明清时期徽商,他们白天耕田,晚上读书,正是有这样的传统和习惯加上其自身的努力,才成就一个又一个徽商大贾。耕田与读书是徽商世世代代安身立命之本。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在历史上,贾与儒密切联结,成为了徽州商帮的一大特色。传统世代的儒化徽商,一方面促进了徽州故地的儒学繁荣,另一方面反过来又借助于儒学对徽商的商业经营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徽商之所以"贾而好儒",一则因为商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二则因为商人自我完善人性品格的追求。许多人自幼就接受比较良好的儒学教育,孔孟儒家的思想说教、伦理道德,自然就成为他们立身行事、从商业贾奉守不渝的指南。

宏村、西递留给我们不仅仅只是精美绝伦的徽派建筑,还有他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此次探访宏村、西递我们发现了很多徽商名声鹊起的秘密,他们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将徽商精神和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融入到了家书、家训当中,这是徽商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家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留住我们的“根”和“魂”,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孙键老师分享

因为贫穷、因为多灾多难,造就了徽州人骨子里奋发图强的精神,教育子女,应该给他们一个适当的环境,太舒适的环境会让子女丧失奋斗的动力。徽州以前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人均占有的土地也比较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没有办法生存,百分之七十的徽州男人只能走出去经商,女人在家教育孩子,所以古代徽州的男人和女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徽州女人有着清秀的面庞,有着勤劳节俭的美德,有着独立的性格。她们恪守孝道、赡养公婆、相夫教子、忍辱负重,除此之外徽州女人对丈夫和家族都保持着坚毅的忠贞,我们也看到很多的贞节牌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家族的女人对这个家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家教之下,出来的这些徽商他们从骨子里就不一样,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很小的时候就比较勤快,妈妈教育他要勤劳,要帮助他人,他妈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因为这些良好的家教,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懂得学习,懂得反思自身的不足。如何给孩子营造这种氛围,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只有自己做到了,孩子才能做得更好。不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中,这样孩子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徽商的利他之心,徽商从骨子里就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徽商商训中写道:“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斯诺:不以答为答,以真为答。”从徽商商训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个经商者都要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

关于徽商的热情。很多人之所以不会演讲就是因为不够热情,热情的背后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付出,也就是成就别人的力量,做生意也是一样,要学会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从这些徽州商人身上,我们要懂得反思自己,多为他人着想,全力以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学员分享

分享学员——牛晓桃

我想分享自己这半年来的成长经历。今天在大巴车上跟一个闺蜜发微信,她也关注了心和的公众号,然后看到我学习的照片,觉得我很自信。她就说我的改变好大,以前和她通电话,电话里不是说孩子,然后就是抱怨先生,再或者说一下婆婆,这两年我一直在学习和进步。

感恩老师,感谢我的先生把我带到这个环境里,让我不断地蜕变。我以前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基本上从生了孩子之后,就一直在家,将近十年没有去和外界接触。我总是害怕跟别人交流,内心有一种恐惧感。从去年第一次参加山西研学,吃宵夜的那个晚上,我记得特别清楚,大家又吃又喝的,特别嗨,就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坐了差不多两个小时。

回去之后我也反思了自己,其实我内心是很火热的,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一次的我感受到了大家的那份能量和热情,于是就慢慢地在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后来我跟着大家去日本研学,日本研学那次收获很多,让我一下子从一朵苦瓜花变成了如我名字一样的——桃花,先生也感受到了我的变化。

这一次安徽研学我的收获也非常大,这今天老师说的贞洁牌,我特别有感触,我觉得以前的女人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去日本的时候,我看到日本人身上有一种很用心、很细心的特点。来到了安徽,我发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了不起。我们一定要把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传承下去,而且要从自身做起。我觉得自己每次学习之后回到家,浑身就充满能量,所以一定要持续学习!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分享学员——胡志伟

我们抱着很好的心情来到宏村,没想到宏村会下这么大的雨,全身都湿了。虽然下了雨,但依旧磨灭不了我们学习的心情和态度。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这样才能不虚此行。我把我在西递的一些感受分享一下,西递,给我印象的是非常的秀美,它不像宏村的那样气势宏大,但小小的一个屋子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徽派建筑在所有的建筑中最具风格,它和其他的派系的建筑都不一样。在我们民间的说法是,徽州过来的都是逃难逃荒过来的,为了安全,屋子旁边有马头墙,还能防火。我们老家也是从南宋开始,达到一个美学巅峰时代。我们的徽派建筑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工匠之美,心灵手巧的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很多的奇迹。

木雕也是我们徽州现在传承下来的很经典的四雕,这里面有木雕、石雕、砖雕,还有竹雕。昨天的经过的牌坊,就是典型的石雕,徽派建筑所有的门头上面都雕了很多东西,那就是砖雕。还有就是窗户上面加了很多的木雕。每个木雕背后都是有故事的,每个作品的背后都反映了一个故事。

在文房四宝里面,我们这边盛产歙砚,歙砚在整个文房四宝里面,排瑰宝之位,是国家之宝。歙砚有个典型的特征,用手去抚摸它,就像摸着婴儿的肌肤一样,很光滑很细腻,这是我们歙砚的一个特点。在外观上面还有几个特点,就是金星金蕴,石头上面漂了一层金色像云彩一样的东西,我们当地称之为金蕴。石头上面漂着星星点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金星。能工巧匠在它的基础上去雕琢它,去巧雕它,每一个歙砚都是新的生命。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分享学员——张晓婵

我很感谢心和,感谢心和每一位伙伴把我们照顾的这么好。我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在心和上课,参加了山西站、日本站,这次来到安徽,我感觉每一次出来都一次成长和改变。我想分享的是,早上去了高梵公司,我被他们的企业文化所震撼了。

窗户上贴的每一个纸条我都一一拍下来了,因为我被那些文化所吸引了。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最深刻:“一个人,要么学习,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要在路上。”在我个人看来,一个人一定要成长,无论是身体健康的成长,还是学习思想的成长,每天都要让自己进步。

然后回归到自己的企业,孙老师总说:“三流的企业是靠人治人的,二流的企业是靠制度的,一流的企业是靠文化的。”我觉得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一直没做好,我们从三流的企业慢慢爬到二流,慢慢走进一流。我想跟着心和看世界,把各国的文化知识慢慢地融入到自己骨子里面。最后我想总结过去自己的学习情况,我的成长不算快,但不要紧,像乌龟一样,学习得慢慢来。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分享学员—— 程丽丽

这次来到徽州印象特别深,尤其是徽州的文化。目前全世界有文化的地区只有三个,徽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去鲍家参观的时候,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当时鲍家人就开始研究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后来发现是缺教育,如果把教育做好就可以富过三代。

所以鲍家从那个时候就开始重视教育,所以鲍家整整富了18代。在宏村、西递参观的时候,很明显能够感受到每一家,每一户都很有文化,这种文化来源传承,也来源于家书、家训。特别是进入每一家的时候,我觉得我被大厅里面的名言所吸引了这也许就是文化的魅力,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接触过这种教育,只知道要学习,但真的不知道原来文化是可以传家,可以发家的。文化的传承,对整个人或者整个家族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我感触很深。

还有就是我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在汪氏祠堂里面,对于家训细节写得非常清楚。家训中提到,去看别人赌钱是不可以的,如果违反了规定就分不到一年的粮食,正是这些严谨的家规家训,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徽商,使得他们开始崭露头角,登上历史的舞台。

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姐妹,她就是是歙县人,她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温和,非常淑女的形象,她虽然学识不高,但总想着为他人付出,从不斤斤计较。今天来到这里我才了解到徽州的女人真的很了不起。这也真正体现了孙老师一直说的,润物细无声,她一直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和儒家的思想的影响,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更多精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走进西递、宏村,研习徽商之道||心和塾安徽研学第三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安徽   徽州   牌坊   砖雕   家训   儒学   日本   木雕   美文   学员   成就   传统   孩子   建筑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