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墨:你好,书院门

沉墨:你好,书院门


1


十三朝古都西安,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书院门。大学四年,我几乎走遍了西安的大街小巷,究竟去过多少次书院门,我已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老去。之所以老去,是因为那是一个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把时间放慢的地方。正所谓:书画润身心。书为心画,画为心音。

西安人的书院门,就好比北京人的琉璃厂。古老的街道,两旁均是卖笔墨纸砚的小店,也不乏卖玉石乐器卖皮影人物标本的。临古城墙的那一段,叫做顺城巷,巷子里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是卖油画的。多年前,出于好奇,我跟这里一位年轻油画家聊过一次。我了解到:他初中都没读完,小学六年级开始迷上画画,并从最简单的素描开始学起。刻苦努力十数年,他的写实油画终于在书院门这块天地占有了一席之位。作为一个同龄人,那时我特别羡慕他。羡慕他可以整天画画,画累了就停下来喝茶,或者和前来看画的人闲聊一会儿。在他那里,仿佛对于生命时间的支配利用都是自由的,正如他对于颜料的支配利用那样。他那种生活模式,极大地吸引和鼓舞了我。

一进南稍门,那里立着一根石柱,上面用绿漆写着三个大字:顺城巷。每次去书院门,我都会在这块石头前矗立一分钟。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分钟于我而言久而久之就有了某种仪式感。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具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仪式感的,着实也不多。比如:过年时,先祭奠天地,再祭奠祖宗。写有顺城巷三个字的石柱,笔直地站立在明城墙的墙根,我并不觉得这会产生一丝一毫违和感。我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尽管这种理所当然有些莫名其妙。我也从来没有去深究过,因为我觉得没有深究的意义。

一个人,无法改变很多东西,比如所处的时代,比如某些具有历史感的东西。在西安的历史上,书院门经历了风吹雨打,经历了人为的战火焚烧,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接纳了一些新的东西,书画、玉石、漆器、雕刻手艺人,每隔几年就会换一拨新人。可谓是:旧人去,新人来。仿佛只有这样,书院门才能在坚守中完成时代的风化雨润。


沉墨:你好,书院门


2


书院门之所以叫书院门,是因为这条街原本是一条书院街,书院叫做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三秦大地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更是名列大西北书院之冠。据说是由明代官居工部尚书的经学大师冯从吾与时任陕西最高地方官汪可受一起进行“联镳会讲”,听讲人数多达数千人,于是长安府便下令在寺内划出一块空地建成关中书院。之后,又陆续建了长安县学、西安府学和文庙,遂形成了一条书院文化街。

关中书院建成不久,魏忠贤禁毁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之祸殃及关中书院。熹宗时,降旨拆了关中书院。直到康熙三年,才重建关中书院。光绪帝时,方改建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当时西北五省最高级别的新式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到解放。而今,那里仅存西安师范学院附小。由于关中书院原址是一座附属小学,且谢绝外人参观,因而我也只是远观过几次罢了。至于里面的景致究竟如何,我却不得而知。


沉墨:你好,书院门



3


关中书院,我也是知道其存在的。但真正知道关中书院名气有多大,为海内外尽知,却是在岛国念书的时候的事。是在一门叫做《朱子学》的课上,这门课是由研究日本思想史的八木教授所讲的。因我主修的是东洋思想史,这门课也是必修,所以我至今也记得其中某些篇章。

有一课,讲的是横渠四句。即北宋大儒张载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似乎只有上帝才能做得到。因为,人有三性。人有动物性,遵从的是丛林法则;人有社会性,遵从的是自由平等的社会契约规则;人有神性,遵从的是一颗任人圣贤之心,以道为形具,以德为加持。当然了,若是能做到其中某一句所说的,那么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了,将会受万民敬仰和爱戴。这四句,由此以后便成了读书人一生的追求目标和道德标杆。

记得上课时,老师读完日文的横渠四句,我随口便念出了中文的。老师吃惊地问,你读过。我回答说:没有读过张载,但知道横渠四句。且我是陕西人,在西安待过几年,去过关中书院,所以关于张载我是知道一些的。八木老师随即取来书架上的清酒,斟满两大杯,笑着对我说,冲这个就值得我们喝一杯。其实,张载的思想在日本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我们都知道二程,但我们很少有人知道,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一五年春假,回学校时我专门去了一趟书院门,找了一个熟识的画家让他帮我临摹了一副张载像,我拿回去送给了八木老师。于是乎,八木老师又请我在他的研究室里喝了一大杯清酒。张载是关学的领袖。而关学是以关中书院为中心的。所以,关中书院因关学而名扬天下,横渠四句更是传于海内外。作为一代大儒的张载,同书院门一样,也是西安古典而深沉的文化符号之一。

书院门,见证和承载着许多常人所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每当我在书院门闲逛,我便能够感到脚下石板上时间的厚重之感,明城墙上历史的沧桑之感,书画店里飘来的墨香带来的愉悦之感。偶然间,从某间印铺传来阵阵刻石啄玉之声,不由得让我心头一紧,悲喜交加。这种悲喜,竟也是莫名的,就像一块古墨远远地压过来,我想要但我又苦于没有上好的泉水去化开它,让它为我所用……


沉墨:你好,书院门


4


在书院门,笔墨纸砚批发零售一条街。作为西安而言,这是必不可少的。我学书法用的笔墨纸砚法帖,和学篆刻用的刻刀、章料、印泥也基本上是在书院门购买的。学书法篆刻,我属于无师自通型。其实,也就是说:没有拜过活人为师,是临习古人法帖作为学习的方法。

自学的话,临古是唯一的一条路径。古书论曰: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正所谓,名师出高徒。由此可见,师法高古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无论是书法还是国画,即要讲究师法也要讲究造化。

所谓师法,即:用心学习和领悟古人之法也。所谓造化,即:将自己所学习和领悟到的古人之法,用自己的笔墨形式表现出来。二者相比较而言,显然后者更重要,也更难。有一种说法,叫做:融古法于新法之中,出新法于古法之外。若能做到这一点,依然已经自成派系了。我想,不仅只是书画,文学也应该是一样的。

有一天,我突然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修身之道,皆是修心之道。在修身的同时也在修心。中国古时,也有书道一说。另外,唐孙过庭《书谱》有言:初学分布,务求平整。既知平整,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整。此语,固然是书论。然而,这又何尝说的不是作文做人的道理呢。

说起毛笔,我最喜狼毫笔。狼毫笔,一般都是暗红色的笔杆,或者是墨黑色笔杆,笔毛弹性十足,韧性也好。但不容易控笔。其次,便是羊毫笔。经过漂洗加工过的羊毫,和白宣一样白。羊毫笔,吸墨量最大,笔毫柔软,也不易控笔。最容易掌控的,便是兼毫了。行走在书院门,你看那一根根毛笔,不是静静地挂在架子上,便是整齐有序地插在笔筒里,每一根毛笔笔锋如锥,指向未知一域。记得有一回看书展,有个书法家写了一副榜书,上书四个大字:寸身作笔。现在回想起来,他说得十分有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根笔,不管你是在汉水江畔行走,还是在书院门行走,都是在写一个字:人。而且,这一写就是一辈子,一直到自己把自己写进故纸堆里、写进泥土里,方才能作罢。

我最喜欢的墨,是百年老品牌一得阁。一得阁的松烟墨,有着淡淡的松香味。我是来自于大山里头的,自然喜欢闻木头的味道。在书院门,大小店铺里最常见的墨,也是一得阁。一来,一得阁是百年老品牌,值得信赖。二来,一得阁是松香墨,墨的浓淡适中,宜书宜画。三来,价格不贵。老百姓用得起。书院门那些书画工作者,他们也爱用一得阁墨。行走在书院门,从街道两旁的书画店里飘来的一得阁墨香,有浓有淡,如坐风中。就像是行走在一片松林,松涛不大,风声也不紧不慢,别有一番滋味。

在书院门,几乎所有的文房四宝店里,笔墨纸砚都是齐全的。各色宣纸、信笺纸,大小尺寸都有。无论你是小批量批发购买,还是少量零售购买,都可以讲讲价,还可以现场试笔试纸。都说西北人老实忠厚,这一点却是真的。在别处,根本不让试笔试纸的,除非你是大家很有面子,或者你需要大批量批发购买。我最喜欢的纸,除了白色的净皮而外,就属素色的宣纸了。偶尔,也买几张鎏金的,粉笺纸或者蜡笺纸回来作行草小品。当然了,制作精美的信笺纸是写小楷的不二之选,我也喜欢。

在书院门,也有一两家店铺是专门做砚台生意的。他们的铺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各种材料的砚台。当然了,其中以高仿的端砚为最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肇庆,古称端州,因此所产的砚台便叫端砚。端砚,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的为佳。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而滑,书写流畅,墨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滴水许久不干涸。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对端砚的品评中便有“哈气研墨”之语。然而,书院门的端砚,十之八九都是仿造的,并非是真的端砚。也就是说,书院门的石海都是人造的。不过,现代化高新技术的更新进步,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们可以用上一方看上去高大上的端砚。

我房间的简易书桌上,有一个红木笔架,上面架着三根毛笔;有一方圆形端砚、两瓶一得阁墨水;有一个装印章的松木盒子,里面装着我自己刻自己用的几枚玉石印章;还有一副刻印用的刻刀和印床。这些,其中大部分都是上次回家逛书院门时,我在那买的。并不是说,书院门的笔墨纸砚好。只是因为,我更加喜欢在书院门购买笔墨纸砚。书院门一个文化符号。而西安,在三秦大地书生的心目中,确是一种很特别的存在。更何况,我还是一个出身于三秦大地的诗歌写作者,和唐诗宋词爱好者。故,我也不例外。


沉墨:你好,书院门


5


在长安的书生,有一种谈恋爱约会的模式,我把它称为“书院门模式。”

上大学那些年,跟其他那些意气风发的书生们一样,我也谈过恋爱。而我约会的地点,大多时候会选择书院门。前面,已经描述过书院门的地理位置了,想必很多人会想到我下面要说到的。年轻学生约会嘛,基本上都是逛逛街,买买东西,吃吃饭。若是选择在书院门的话,可以横穿东木头巷,经过骡马市,便可直达北大街购物;若是选择在书院门的话,可以一口气走到回民街,大吃小喝;若是选择书院门的话,偶尔到熟识人的店里坐下来喝喝茶,再顺便买几件小饰品带回去,自己把玩或者送朋友。那时候的我们,都是穷书生,不会在乎小物件值不值钱,在乎的是那颗淡淡之交的君子之心,在乎的是那份不带任何功利的同窗情谊。

在书院门买的小物件,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那都不止只是一个物件。只是因为是在书院门买的。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在书院门,满目都是笔墨纸砚,满目都是书画,满目都是玉石器物。在书院门,满目都是形式上的古物,及其与古物相关联的东西。这些,都是一个个古长安文化符号。在书院门,尚有一丝汉唐古文化气息。这一丝气息,就好比是一股文脉,一直延绵下来,从古至今都是通透的。就像是一根没有节的竹子亦或一根水管,一张嘴便能饮到远古时代的文豪们封存于文化古井的墨水。这墨水只要喝上一口,便能写几大篇文章了。当然了,文章的好坏,也得看个人造化了。前不久,我读到一个新词,叫“造化武学”。之所以称之为“造化武学”,是因为这种武学没有任何一招半式,只有武学的根基,所有的招式都要靠习武者自己自行创造。而书院门所独有的这股文化脉络所传递的,便是读书人的造化武学。

我想,于诗人而言,长安是所有诗人灵魂的归宿。

作者简介:沉墨,原名庞建国,八五后,陕西洋县人。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佛山。

摘选自:文学陕军,版权属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大儒   关中   书院   羊毫   笺纸   端砚   笔墨纸砚   师法   砚台   长安   西安   毛笔   造化   玉石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