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毅:老人与春

姜毅:老人与春


泛青的树枝上挂着的一些网茧,从里面陆陆续续钻出些虫蛹,用肉眼可见的速度,惊艳的就变成了一只只炫彩斑斓的蝴蝶,在明媚的春光中,扑闪着翅膀,震动着这晚春初夏清新的空气,发出轻不可闻的声响,争先恐后地扑进了覆盖在田地上的金黄色。

田地边相隔着一条不宽的道路,路那边就是老人的后院。高高的树木长在院子里,冒出院墙,一树白色的苹果花和红色的木槿花正在兴高采烈地绽放。院子有个后门,不大,敞开着,望进去,距离房屋后墙不远的地方,一簇芍药婀娜多姿,甚是妩媚。

老人这会儿就坐在后门的石头上,握着一根拐棍儿,望着前方的阳光与花树,怔怔得出神。南面有山,是秦岭的分支,叫蟒岭,连绵逶迤。翻过去的南方,有他的故乡,但他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这个村子周边,以及附近街巷有许多树,大多都是杨树、槐树、榆树、梧桐树,很高大的样子。飒飒的风声传来,潮热熏闷的空气显得凉爽起来。老人的前门临街,街道通向东边镇上的大街道。街巷间行人如流。平常日子,总有人车来往,还有很多一家几口地走过走回,那肯定是去镇上的街道逛集了。也总有父母抱着孩子,推着童车里的孩子,或是引着蹦蹦跳跳的孩子经过的,有玩着玩具的,有吃着糖葫芦的,有惹恼的哭哭啼啼的,但总归是这些画面无忧无虑地闪过,令老人在这人世间的喧嚣中,感到一股难言的安逸和馨然。

春欲去,夏将至。四月的天气是日日转暖,村里已经进入农忙的时节。老人偶尔走上田间地头,身处这还算平阔的田野,整片天地给人的感觉都是生机盎然的活力。对于他这个鲐背之年的人来说,夏秋两季大概是最好过的日子,没有春日的料峭,没有冬天的严寒,夏秋的阳光盛和,天高气爽,心神通透,这个大自然的一切,都俊朗得让人心旷神怡。

这段时间,也是乡村最为有趣的时期。春节的纷扰与繁华已然散尽,新生万物,激发着人们泛起新的活力,如潮水般涌进涌出,熙熙攘攘,忙于世俗的功名利禄、生死存亡。村子也自然成了“空心村”,外面花花的世界,大门敞开了很多年,闯荡的人早已心之向往。就连早些年常见的乞丐,已经好多年没有留下过那让人心思纠结的乞讨声了。留下的也就只有这些稀疏的散人。

时间如流水。九十多年前老人出生的地方,现在几乎不存任何影像。早些年通过老一辈人的描述,也仅仅知道是在广西。大概十几岁以前,眼里只有无穷尽的十万大山,只有土豪劣绅的横征暴敛、戕害人命。年迈的爷爷和绝望的父母进行了最后的抗争,然后他被迫跟着旧军队走了。爷爷、父母和两个妹妹却躺在了血泊中,他们永远不会再遭受苦难了。姐姐后来听说也跳河了,永远不会再看见那俏生生的身影和亮晶晶的眼睛了。当他终于恢复正常人神志的时候,已经身处压抑的黑暗里,环境较之以前变得倒是安静。然而从此以后,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他却再也没有什么家的感觉,没有丝毫的温情可言。最后留在陕南这个秦岭夹缝的小村,总算头顶的天,有了更多的颜色。


姜毅:老人与春


新对旧,苍老对于年轻,安静对于喧嚣,幸福往往来自于不幸福。平淡也总是来源于曾经的人事阅历。对于见识过浮浮沉沉、起起落落、生生死死的老人来说,眼前的世界无论有着多么巨大的变化,于他而言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春种秋收,日做夜息,一日三餐,所有的事情已然无需较真。生活,总归那古朴自然的味道,才是最真实的。这样生活的人,也总归是如老人一般千帆过尽,容易自我慰藉的人,收获了平安和温饱,便能够日照三竿犹自眠。

开春雪融之后,村子远远近近的皆是行人,来往的商旅也开始从村里的街道上穿行得多了起来。小小的乡村,也显着一些热闹繁华。老人现在平常独居,虽然九十多岁,身子骨还算硬朗,自己做饭是没有问题的。尽管子女们经常回来各种的说服,让他随着他们一起生活,然而老人竟然寸步不让,宁愿独守这一院清静。夜晚的小楼中,有一扇窗户,灯也始终亮着,老人会在这个临街的房间里看看书,听听戏。若是街道里彻底沉寂,那灯光才会在悄然无声中熄灭掉。

现在,村里的人早就习惯了那扇窗里透出的柔和的光。无论多晚,往往那缕光映射出的,总是一丝希望,让人觉得温暖。

其实村里的人,大多数还是处于一种莫名其妙、不可理由的焦虑状态。生活的压力总是无处不在,人心浮躁是自然而然的。有人看着老人,或许总会有各种疑问堵在心头,即使村里的人其实是很喜欢和老人拉家常,很喜欢去他家里串门,甚至有时吃饭的时候也会端着碗去坐在他家的台阶上吃。孩子们更是喜欢这个毫不起眼,犹如沉默的,干枯的老树一样的人,因为每次去了,总会有好吃的给他们懵懂的心灵世界,带来对生活的幸福感。但是每当要提起一些这样的话题时,大家又好像有意识地回避开来。当然,那种微微的焦灼、暗中的躁动,随即又被老人带来的气氛,所产生的冷静与自制按捺了下去。

这种感觉其实是很奇妙的,以至于大家最后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不可言说的共识,很是享受和老人相处的时光。可一旦出了老人的院子,出了这个村,有段时间不和老人聊几句,这种美妙的心境,就只能在下一次地相见里去重新感受了。

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老人不简单。以一个平凡之躯,静处这个看似不大其实却也复杂的世界,居然会让大家觉得自己有时不再是自己了。

当然这些都是假象。在这样安谧的暮春,每户人家的每一扇的窗口,透射出来的每一点的光芒,都承载着很多人的弥足珍贵的欢乐与愉悦,它让村子里的人在各自前行的路途上,忘却、舍去背负的挫败、危险、屈辱、伤痛,甚至死亡。每天黎明到来,晨曦冲缓了时光的流逝,初晓的晨风从村里各种的树木间穿梭,涤散了多少人生命的沉重。


姜毅:老人与春



初夏的早晨,老人的院子里有轻盈的风,天地之间澄净如洗,就像婴儿的心灵。老人会在空旷庭院中间的石凳上坐一会儿,旁边有欣欣向荣的花木藤蔓,一天的光景,就从这一片安静的空间,延伸开来。

到了傍晚,夕阳彤红,渐渐隐没在西边的草木房屋之下。从二楼望去,村里村外一片白墙青瓦,鳞次栉比,层层叠叠。不远处一个有一棵大桂花树的院子旁边的院子,灯光明亮,人头攒动,还有歌曲的声音传来,好像是一个中年女人在给丈夫庆祝生日。街道上有一个扎着马尾,穿着运动短裙的女孩,一边哼歌一边在街道上奔跑着,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中。西天微微的光芒,氤氲出一层青白色的气雾,就不动声色地浮动在这个村子的上空。

距离老人隔着不远的一户人家,一个从这个村子里走出去的老师模样的人,周末总喜欢回到老家看看。此刻,他坐在书房,沉思着,在稿纸上写下了一段话。“生活不在轰轰烈烈中,不在功成名就里。乡村里有乡村的岁月。一根香烟,几句闲聊,淡淡一笑,粗茶薄酒,酸甜苦辣里,就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命数”。写完了,他想了想,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于是自嘲般地笑了笑。

明天,那个老人,还会静悄悄地坐在院子,风轻云淡地看着四季慢慢过去。

万物生,夏日长。人至老,天地如初。

作者简介:姜毅,陕西省洛南县姜村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散文学会会员。

摘选自:文学陕军,版权属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洛南县   商洛市   陕南   秦岭   陕西省   街巷   协会会员   村子   美文   村里   院子   乡村   安静   街道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