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不需要自我肯定,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接纳

哲学的东西太晦涩,我想讲一讲打动我的点。第一,自我接纳。书中说,我们不需要自我肯定,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接纳,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承认努力也达不到目标,承认自己不过是世间一粒微小的尘埃,承认自己的平凡。很现实,也很真实。或许沮丧的时候,想到这些,心情会好一点。第二,课题分离。阿德勒哲学认为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是认可的。人的一生,不外乎三种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恋爱课题。

《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不需要自我肯定,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接纳

当课题相互交叉,不可避免的烦恼就会来临,所以要做到课题分离,不要让一些无畏的情绪影响正常生活。别人喜不喜欢你,讨不讨厌你,是他们自己的课题,不是我们的课题,我们无需过度烦恼。第三,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书中提出的观点和我脑子里既有的观点不太一样,就是说,你把别人看得太重,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体现,你过度在意别人的想法,其实也是过度在意你自己。书封上的一句话我很有印象,“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反正都有人不喜欢你,何不自由一点,不要委屈了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不需要自我肯定,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接纳

该书对话形式确实通俗易懂,而且排版上也非常友好,随便看一点几十页就过去了,让不爱看书的人应该也能很好地读完吃透。当然吸收、接纳与应用就是另一码事了。如果你多少了解一点以塞亚伯林,那你会知道这本书所说的自由其实只是“消极自由”(我不想做的可以不做),但是“积极自由”也是真实存在的(我想要做什么)。虽然他并非完整,但即便是柏林也是更倾向“消极自由”地实现的,没冲突。

《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不需要自我肯定,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接纳

就像阿德勒的理论虽然不够完整,但是结构自洽,即使(现阶段的)我对其中有些理论抱有怀疑或否定态度,也依然可以学到东西,例如用好“原因论”和“目的论”,理解好“他者贡献”等等。

《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不需要自我肯定,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接纳

虽然谈的是“勇气”,但是该书并非鸡汤充能型的,尤其是这种对话的文体形式也很难说是为了做正能量传递,这本书更多的是让你获得平静。总之,这本书值得一看,或许会解决你对自己的困惑。面对自己,我们都需要勇气,我希望的是,我们能早日找到这份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目的论   无畏   勇气   讨厌   自我   美文   消极   课题   在意   哲学   烦恼   形式   观点   完整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