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写下了城的生态图景,城的存在样式,城的沉与浮

大家应该也都了解一些吧,贾平凹已被认为是优秀作家,但对他来说,这还不够。他经历了苦难,必须得到安慰。他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却没能获得新潮作家们那种令世人震惊、目瞪口呆的效果。写作《废都》,一年多的时间与世隔绝。

《废都》写下了城的生态图景,城的存在样式,城的沉与浮

一年的时间,对现代社会来说会发生多少事?应无主义和新闻传媒的本质:一切都是短暂的,使得与世隔绝、长久被人遗忘的人会有什么感想?写作《废都)、策划《废都》,像找到了一个重逾干钓的巨石,贾平凹终于获得了河水四溅、众生颠倒的效果。

《废都》写下了城的生态图景,城的存在样式,城的沉与浮

这效果像老莱子娱亲一样,盼望众人一瞥,但令人作呕的老菜籽还有某种“毫不利己”的孝道,贾平凹的《废都》,像小孩子扔石头一样,纯粹出于个人好恶,而贾平凹,又早已不是小孩子了,这样叙述,近乎刻薄,何况贾平凹的写作心理又哪里是书里书外的分析所能弄明白的?只不过没有早期的贾平凹,没有《鸡窝洼儿人家》之类,作者决不至于这样批评。更为重要的,贾平凹能写出《废都》,决不只是一桩个人性的事件。

《废都》写下了城的生态图景,城的存在样式,城的沉与浮

贾平凹在城里“晃荡”了二十年,起意要写一本关于城的小说,结果就有了《废都》。《废都》写下了城的生态图景,城的存在样式,城的沉与浮。如前所说,由于作者洞察力的欠缺,“灵魂的破碎”,人生信仰的茫然无着(“茫然如我不知我生前为何物所变,死后又变为何物。”——《废都·后记》),作者的着眼点全在于文人雅士的命运。用没有一个美好的人物形象来指责(废都》显得不合时宜,但人物设置的随意确实掩盖了足够多的东西。

《废都》写下了城的生态图景,城的存在样式,城的沉与浮

城市作为文化的产物,发展到今天,在改变人的生存环境时,也改变了人的生活的观念。文化的集成、交通、电讯技术缩短广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感。数千年累积起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则又拉长了人的学习、体验历程,减免了人自身探索创造的需要。在现代化的都市里,人们像古代的帝王一样征用一切财富,几千年前的一块砖,名人的字画,底层人养的母牛的奶汁,以及眼前的美女、时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新潮   毫不利己   奶汁   个人性   读者群   鸡窝   着眼点   图景   与世隔绝   美文   样式   小孩子   茫然   生态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