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何尝不想摆脱自己生命的重量

先附上摘抄:“她不时也心烦意乱地看到自己脸上有母亲的影子。她更固执地盯着镜子,希望母亲的影子消逝而只留下她自己。每次的成功都令她陶醉:她的灵魂浮现于她的身体表面,如那些塞在底舱的水手终于冲了出来,散布在甲板上,向着长天挥臂欢呼。”特蕾莎的自卑源于童年时期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打击,外界对她的持续性否定导致她潜意识是不自信和多疑的,爱情无法证明,她就怀疑丈夫对她的爱,并不断做出试探,在感情中做无谓的消耗,最终丈夫成为了她爱情的牺牲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何尝不想摆脱自己生命的重量

其实,看到童年和她母亲关系那一段,是很真实的感受,她母亲的形象也很立体了,看到那里的感受是震惊,特蕾莎何尝不是想摆脱自己“生命的重量”,于是她读书,义无反顾地只身去找托马斯,最后离开他,忍不住也想尝试性爱分离,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想摆脱“生命的重量”。所以,我不能简单地说她就是作,就是敏感,就是没有安全感,用大众,三观正的视角来对待文学是不对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何尝不想摆脱自己生命的重量

而萨宾娜的“洒脱”是叛逆,是她自己的永劫轮回。特丽莎和托马斯其实没有共鸣,托马斯是乐于沉迷享受不愿陷入责任和束缚,他爱无能。而特丽莎的世界复杂得多得多,这两人根本在精神世界上没有交集,为什么作者要让这两个人爱得这么陷入呢,尤其不能理解托马斯这样的陷入特丽莎。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何尝不想摆脱自己生命的重量

所以,萨宾娜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特蕾莎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其实觉得媚俗不好,何尝不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媚俗。有时候内心有一份责任感让生命存在重量也是一种快乐,可能是为什么男主会喜欢女主的原因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何尝不想摆脱自己生命的重量

总之,对我来说,这本书只是一本书,它不需要去象征或者去代表什么,它仅仅只是一个故事而已。这本书的主题是毋庸置疑的,性与灵,灵与肉。但是小说里的每个人是多元的,他不能被简单地定义和概括,每个人是立体的,于我而言,它是生活的不同状态和意义。而自我感动式的媚俗是大部分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依靠着对某一事物的绝对认同催生出使生命前进的动力。但是这么说并不代表媚俗不好,因为事实上没有什么人能完全脱离媚俗生活。需要做的只是认清,认清什么行为是媚俗的,对事物有了清晰的判断之后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长天   托马斯   重量   生命   赖以生存   美文   童年   事物   内心   影子   丈夫   不好   母亲   简单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