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故乡的山神土地神庙

文:辛增

  人们住在大山里,需要山神保护;这一方山水又是土地神管辖,所以盖了这座小庙,让两位神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过上太平好日子。

乡情散文:故乡的山神土地神庙

  小庙门向南,长有七八尺,高和宽也有五六尺,起脊,飞檐,门楣成弧形,高亮美观,挺大的庙台是用平滑的石板铺成。里面有两尊石雕像,一尊是满脸的胡须像钢针,目光犀利,手拄宝剑,威严而立的武士形象,一尊是文质彬彬,长须飘然,慈眉善目,身着官服,手捧笏板。前面摆着大铜香炉和两个大铜烛台。这座小庙,就在我们家房西头,也就三十多步远的坡塄子上。

  山神土地神庙一年到头香烟袅袅,有生气,不寂寞,真像里面住着人一样。赶在初一十五,缕缕行行的妇女,领着孩子来到小庙,摆上供品,上香烧纸,跪拜磕头,求神灵保佑。要说我妈,一有不顺心还是不利于家庭的事,就领着我来到小庙,上香烧纸,跪拜三叩首,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心里事,脸上的不愉快便随香烟飘去,现出笑容。妈妈曾为我考上中学祈祷,为我娶上媳妇祈祷,为她的孙子孙女祈祷,这些都应验了,所以妈妈更敬奉山神土地神了 。由于小庙和我们家就像邻居那样近,妈妈一有空就拿着笤帚去扫庙台,擦拭香炉烛台,把山神土地神庙收拾的干干净净。

乡情散文:故乡的山神土地神庙

  当年,乡亲们有事,很少去找村长解决,都向山神土地神诉说,就觉得心情平和了愉悦了,心里的疙瘩就这样地解开了。他们还知道,对神灵不能撒谎,要说真话,口是心非神灵是会知道的,要被惩罚。有人觉得自己错了,就来到小庙上香烧纸,磕头忏悔,心就舒服了,好受了。所以我们村的晚辈都孝顺,不敢虐待老人,怕山神土地神告到玉皇大帝那里,受到雷神的惩罚。可想而知,山神土地神在人们心中的位子了。

  小庙的东西各有一棵二碗粗细的垂柳,春夏枝叶繁茂,柔软的柳丝轻拂庙台,常有鸟儿驻足鸣叫,周围山花点点。有一种小鸟儿,竟在垂柳的丫杈上筑有鹅蛋大小的窝,精巧玲珑,它哨的嘹亮,人们都叫神鸟,为小庙遮上一层神秘色彩。秋风起时,山神土地神庙便沐浴在纷纷落叶和融融的阳光里,更显得古色古香。庙门前有一条清亮清亮的小溪,“叮咚叮咚”悦耳动听,映着小庙、垂柳、飞鸟、蓝天、白云。一阵摧枯拉朽的秋雨,洗净了小庙的尘埃,更显清新亮眼。到了数九寒冬时节,那条小溪仍然流得欢畅,天越冷,小溪散发的雾气越浓,附近的草木上便凝结成雾淞,就是树挂,一串串的洁白晶体美不胜收。这时的山神土地神庙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像空中的仙境宫殿。一群逐人而居的家雀落在垂柳上,“叽叽喳喳”叫一阵子,“哄”一声飞走了,又飞来一群,叫一阵子又飞走了,又飞来一群……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花花绿绿的山雀,也从深山里飞来,加入家雀群中,各唱各的歌儿。大雪飘飘的漫长冬天,山神土地神庙并不冷清,除了有鸟雀光顾,还不断有人来清雪。大年三十,我们家捷足先登,爹领着我最先给小庙贴上“山高日月明”“水长神祗灵”的春联。后来的人家便贴不上了,压在庙台上,也算表达了对神灵的真诚。除夕夜,人们给山神土地神庙点上烫金的大蜡烛,摆上供品,燃高香,焚纸钱,放鞭炮,亮亮的庙堂映在周围的白雪和湛蓝的星空下,壮观神圣。真不知道,当年哪位精通天文地理的阴阳先生,选了这块风水宝地,为家乡人立了这座山神土地神庙。

  故乡人的心都是明镜一般,是共产党给人们分了土地,吃饱穿暖了,而不是山神土地神。尽管如此,也没忘记陪同人们从远古走来而慰藉心灵的山神土地神。

乡情散文:故乡的山神土地神庙

  山神土地神庙最隆重最热闹的日子,是村里谁家死了老人。万人空巷,人们都聚在这里,大人帮忙,孩子看热闹。这里的民俗是,每天的早午晚饭前,都要到山神土地神庙送浆水。出黑人,就是阴阳先生拎着装点水饭的桶走在最前面,披麻戴孝手举灵幡的大孝子紧跟其后,再后面是按照和死者的近远关系排成一队戴孝的亲人。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孩子,也规规矩矩站成一大排,也算是捧场壮威了。去时不行哭,到了小庙,由出黑人带队,围着小庙左三圈右三圈转完后,一溜跪在庙门前。出黑人先把桶里的水饭泼在庙门前,然后拿出香上粘着一窄绺烧纸的小旗子,趴在庙台上,轻轻地从庙里拉动到庙外,再从庙外拉动到庙里,跪着的孝男孝女喊着对死者的称谓:“xx拉住啊。”“xx拉住啊。”反复几次,最后定位在拉不动的那一点上。站起来上炷香,烧几张纸,跪着的孝男孝女开始放声大哭。两个吹喇叭的匠人便鼓圆了两腮,呜呜咽咽地吹,调子很悲凄。后来才知道,吹的是“大悲调”。出黑人一声令下,男人跟在他后面走着哭,女人都是后一个双手抓住前一个的后衣襟,在帮忙妇女的掺扶下,弯着腰埋头哭。还真有的女人动了情,哭背气了,赶紧抢救。一直哭到家,喇叭吹到家,进屋亲人围着灵床大哭一场。女人特别能哭,嗓门又高又亮,帮忙的妇女也被感动得哭了,但她们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是劝说开导过分悲痛的人。这一次送浆水便告结束。死者在家停三天,也有停七天的,每天三次,风雨不误,雷打不动。这时的山村不寂寥了,有声也有响。我不懂拉动烧纸的小旗子是怎么回事,问妈,妈说,那是死人的魂儿踞在上面,小旗子拉不动了,就是魂儿定在了那个位子上了,等送盘缠时,把抓住魂儿的小旗子放在纸活上一起烧了,奔西南大路。啊,我明白了,死人的魂儿都是由山神和土地神管着。以后我也怕,一旦死人的魂没走,不还留在小庙里吗。

  山神土地神庙最火爆的场面,是出殡的头天晚上给死者送盘缠,也就是往“西南大路”去的路费。出黑人宣读完马票(通行证),成堆的纸,成梱的香,男人烧纸马,女人烧纸牛,四面点火,火焰骤起,照亮大半拉天,同时孝男孝女竭尽孝道,哭声冲天压地,喇叭吹的大悲调真的吹人泪下。孝男孝女不管是夏天的泥水,还是冬天的冰雪,跪着用膝盖边爬着边喊着对死者的称谓,“x×西南大路啊。”“XX西南大路啊。”真动人心,一直往前送,出黑人喊出的那一嗓子:“留步。”试想,在一个屋里多年相依为命的亲人,一旦离去能不肝肠寸断。我们这些孩子也忍不住呜呜地哭起来。这送盘缠还有很多规矩和说道,就不一一絮叨了。再回头说,当四面点火,瞬间火焰冲天,焚烧的纸活立马趴架,成为一堆灰烬,被风卷起,里面的几颗火星儿也便眨眼间熄灭在夜空里。回头想想,这个过程,只是一刹那。

  家里停在灵床上但魂已走了的空壳死者,明天早晨下葬,入土为安了。

  我小时候,夏天到西河沿洗澡,都从小庙门前过,冬天也到小庙前的坡塄子上放爬犁坡,妈多次警告我,小心叫山神土地神见怪生气,我答应了,虽然转身就忘,但我不敢看小庙里是不是还有死人的魂儿。

乡情散文:故乡的山神土地神庙

  后来父母去世的时候回家奔丧,也是在山神土地神庙做的仪式。我看到,小庙仍然是我小时候记忆的那样,没变。后来我再没回故乡,不知道山神土地神庙是否还立在那里。听说在“破四旧”时,造反派要砸烂小庙,被村里的老人用镐头镰刀铁棍把小庙保住了。

  山神土地神庙里面掺着黏稠的糟粕也好,还是愚弄人的精神偶像也罢,不管怎样,它应该是一种民俗文化,是先人的创造。是不是,这种仪式可以视为家庭公开的另类寄托哀思的追悼会呢,是不是更加深了对逝者的深情思念――山神土地神庙,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0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山神   神庙   灵床   家雀   大路   土地   孝女   盘缠   烧纸   乡情   垂柳   旗子   庙里   神灵   死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