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企业发展离不开党的指引,党组织的力量从来都是企业前进的航标和致胜的法宝。

连续多日,大机车区内一片繁忙,推着小推车的人都是带着小跑,厂区内成百上千的工人正在挥汗如雨地推车、铲土,清理残墙破壁……

一个高大的厂房前,十几个工人正站在高高的梯子上,钉钉当当地忙着修理着门窗,镶玻璃,修复四面透风漏雨的破厂房……仅几天功夫,厂区内清理并运出的垃圾达十几列车之多……经过一系列整修和清理,大机车的机器转动起来了,厂房里的烟囱冒烟了……

这是大机车厂的恢复生产运动。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通往沙河口铁道工场的电车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早期大机车行政楼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铁道工厂制造职场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车台职场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技师住宅楼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工场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大机车车场一角

大机车·成就中国最大机车制造企业雏形

建厂

沙河口铁道工场建设初期1949年4月1日,旅大区党委在大连市文化宫召开中共旅大区活动分子大会,向全市人民公开党组织,大会之后,大机车党组织公开,并及时向全厂公布了党员名单,此时,大机车拥有党员总数607名,拥有党支部17个,在全市各企业中名列前茅。

党组织公开后,工厂开展的第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向党献工具、献器材活动。工人们纷纷把各自保存和收集各种器材、工具共计3500件献给工厂,这是工厂第一次凝心聚力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工人的觉悟和爱厂的感情,让广大职工对工厂充分信赖,也让工人体会到当家作主人的责任感。

同年大机车还成立了团组织,发展了103名青年团员,组建了五个团支部。

党组织和团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对工人进行爱国爱厂的教育,并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活动和工作。同年八月,针对工厂废品多和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大等浪费现象,大机车开展了第一次生产节约竞赛运动,提出每人搞一项发明创造和一件技术改进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诞生。

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唤起了广大工人当家作主的豪情,也为工厂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大机车工人迅速地投入到新生活中,他们以高度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投入到恢复生产发展生产的热潮中,一个新中国大型铁路机车生产基地开始昂首阔步地前进。

随着生产的逐渐恢复和各项秩序的逐渐稳定,党组织又提出了: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发展文化,培养干部的新方针转变上,从这一方针上,不难看出,培养一只有文化懂生产懂技术的干部队伍已经是党的工作中的重中之中。

早在刚刚开始苏军管理期间,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中国管理人员。首先是工厂开始积极提拔和培养中国的技术工人,逐步地从机要部门开始代替日本人,从一组数据不难看出当时的情况:1945年,全部中长铁路大连铁路局的员工中日本人占了48%,中国人占52%,此时的机要部门完全由日本人掌握,到1947年的上半年,中国员工就占了84%,日本员工占的比例只有9%,其它的是苏联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大机车工厂里的中国干部就已经达到1734人。

在培养干部的同时,当时的中苏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普遍提高工人科学与技术水平的办法。请有技术的老工人讲课,大家一起研究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时工厂还开办了十七个工人业余的技术夜校,工人白天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晚上就学习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职工夜校一方面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讲授算术等基本知识,开办青年技术学校,长期培养大批工人子弟和优秀青年,由工厂发给维持生活的学习工资,抽调工厂中的技术工人担任教员,苏联的工程师和技师帮助学校编制教材,当时有11个实习工厂的学校。实习一年的工人,可以成为工厂的技术工人,这种办法短时间内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当时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培养了近千名涉及到十几个不同工种的技术工人,而如电器、旋盘、锅炉、翻砂、钳工等工厂的厂长也能独立担负起管理工作。

在当时的大连,到处缺乏技术人才,工人工资很难维持生活的困难状态下,工厂拿出钱和技术干部办学校,训练班,对于当时把工资当成救济金一样的工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对管理厂来说是需要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魄力。

而当时的管理者提出了“工人的生活只能在生产发展中求得改善,而干部培养却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虽然工厂资金极度紧张,仍把培养经费计算成本中,企业的计划在成本中专列”人事养成费“,工厂的计划成本中的一般经费中和补助工薪费中,也包括着同样的用途。

大机车采取很多办法鼓励学习科学技术,提高专业技能。如 “超额累进奖薪制“中规定,当产量超过35%时,累进奖只是40%,但当产量超过75%时,累奖率即增至100%,这是因为前者一般可以用劳动强度来争取,后者没有技术的显著改进,很难达到。

经过重点培养,全面选拔,再加上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蒸汽机车、车辆、铸工、锻工、金属加工、电焊、财务经济、工厂管理等训练班、业余文化班、干部轮训班等形式,迅速提高了工人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许多锅炉工、翻砂工、钳工、车工、铆工、已经成长这副厂长、工程师、技师、科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等各级领导干部,许多没有读过书的工人有的也成为了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许多杂务工也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和党的好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机车   沙河   翻砂   苏联   夜校   党组织   雏形   工场   技师   新中国   美文   中国   铁道   工人   成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