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机车的终结者,“国宝”东风4机车跑遍祖国万里河山

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东风机车

掌握自己命运的大机车人乘势而上,抓住机遇,以机车人的成熟与执着,修炼内功,外展宏图,确立了“技术立厂、滚动开发”的治厂方针,演绎了新中国机车跨越万道雄关的拼搏创新之路。

进口机车的终结者,“国宝”东风4机车跑遍祖国万里河山

1974年下半年,大机车批量生产东风4型内燃机车,成为我国第一个生产第二代内燃机车的企业

如今,一提到大连机车,人们自然会想到闻名遐迩的“东风”型系列机车,在中国大地上,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东风”。大机车人始终引领着中国内燃机车时代潮流,不断完善和改进东风系列机车,成就了中国最大的内燃机车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机车行业内当之无愧的“老大”。

回望历史,“东风”系列机车之所以能在中国机车行业独领风骚,大机车人走过了一条不断进取、不懈奋斗之路。

“毛泽东号” 机车组的期待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历波折,一个全新的产品必将经历市场的检验才能最终成熟。东风4型机车曾被形象地比喻为“国宝”,而国宝的成熟却经过了千锤百炼……

七十年代末期,最初生产东风4型内燃机车时,由于国家急需大量的机车产品,再加上机车生产速度过快,使部分机车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致使一些人对这种国产大马力机车的前途产生了动摇。

我在机车采访时了解到,在最困难的时期,最早使用东风4内燃机车的“毛泽东号”机车组,曾经给大机车送来了一面绣着“东风万里,为国争光”的锦旗。

进口机车的终结者,“国宝”东风4机车跑遍祖国万里河山

1991年8月12日,铁道部决定“毛泽东号”再次换型,选用大连机车获国家金奖的东风4B型内燃机车。

“毛泽东号”是从1977年才开始由蒸汽机车改为东风4内燃机车。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工作人员对东风4最有发言权,这种功率大,性能好的机车,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这种机车最受铁路司机的喜爱。他们相信,大机车人一定会制造出最好的机车,中国的内燃机车一定会成功。

全面改进东风4内燃机车

大机车人追梦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他们就是要制造中国最好的机车。他们开始全面改进东风4内燃机车。

进口机车的终结者,“国宝”东风4机车跑遍祖国万里河山

1982年12月,工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东风4B型内燃机车,1984年9月批量生产。

铁道部也对大机车的内燃机车改进寄予期望,要求大机车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同时,迅速把东风4的产量搞上去。这份对大机车人的信任和支持,鼓舞着大机车人,面对机车出现的一些问题,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坚定了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道路,实行攻关和创优并举,决心创造出适应中国国情的大马力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发展曾是世界性难题

内燃机车是1920年代发展起来的。1930年代内燃机车技术得到了大发展,1938年,美国GM公司的EMC公司开发出了567型柴油机,一年后采用该柴油机推出新型货运内燃机车,从此,铁路干线上客货运输开始批量使用内燃机车。二战结束,1945-1956年间世界上诸如美、英、法、德、日、苏等国家相继开始大规模铁路现代化,即大量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代替蒸汽机车。

纵观国内外机车发展,每一个新机型的研制过程中,都在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中前进的。

——美国的ALCO251型柴油机,由A型发展到K型,先后进行了13次大的改进;

——英国的GE公司7FDL柴油机是从7FAL型经过多次改进才成熟的;

——GM公司的柴油机不仅从结构性能上进行过大量改进,缸径尺寸也做了两次变更;

——美、英、日、德、法等工业发达国家研制新机型,过性能关也要两年多的时间,过结构、材料和工艺技术关也要五至七年。

围绕“国宝”开始攻关

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机车厂、也是中国第一次自行设计的大型精密、单功率大、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极严的产品,大机车力夺内燃机车设计制造制高点,工厂开始走上了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速度,提高产品开发水平的科学发展道路,在激烈的产品竞争面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开发风格。

进口机车的终结者,“国宝”东风4机车跑遍祖国万里河山

为纪念东风系列机车,赵朴初题词:东风万里。

围绕“国宝”,大机车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关。

1979年,围绕东风4型存在的机体、曲轴、连杆、气阀、齿轮等六大关键性问题,工厂改进了74处设计,实现了攻关措施60多项。

1980年,围绕曲轴、连杆、排气总管等60个关键件和17个部件,实现攻关改进措施173条,解决了15个关键性的课题,并将所有的改进成果集中在一台柴油机上,进行了2000小时耐久性台机试验,以比正常工作运用条件更为恶劣苛刻的工况,进行了超负荷、多交变的考验;

1981年,又实现攻关措施139项,使攻关改进由单一发展到综合,由部件发展到整机,取得了设计改进试验成果28项,工艺改进成果23项……

此时的大机车羽翼渐丰,不仅拥有了一支在不断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成长的过硬的职工队伍,还有着500多名工程师的技术人员队伍,再加上建厂80年来的积累下的丰厚的机车制造经验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国家对大机车大量投资进行的三次大规模技术改造,使大机车已经具备了年产百台大马力内燃机车的能力。

万里副总理:“完善B型,研制C型,搞好系列化。”

1981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到大连机车厂视察,对全厂职工提出了“完善B型,研制C型,搞好系列化”的战略决策。

进口机车的终结者,“国宝”东风4机车跑遍祖国万里河山

1981年3月12日,万里副总理(右一)在吕正操(左二)陪同下到大连机车厂视察。

根据铁道部建议,大机车确定与国外技术合作,改进产品,提出了“以我为主,取长补短,改进产品,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并在合作中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坚定了“生产一代产品,试制一代产品,研究一代产品”的滚动开发方针,加速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经过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东风4机车经过改进,质量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完善,各项指标已经完全达到了进口机车的水平。

经过连续多年的攻关改进,东风4型机车40多个惯性质量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从东风4型到东风4B型——东风百炼成金

1982年12月,大机车又在东风4型内燃机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东风4B型内燃机车。经过严格性耐久性试验和实际运用的考验,东风4B型机车在经济性、可靠性和牵引性能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适应了中国铁路苛刻的运用条件,机破事故逐年下降,成为真正的名牌优质产品,一等品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各项技术水平达到了工业发达国家同时期同等水平。

进口机车的终结者,“国宝”东风4机车跑遍祖国万里河山

1982年12月,工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东风4B型内燃机车,1984年9月批量生产

当时在中国最繁忙的铁路线路——北京机务段段,使用的全部都是法国进口的ND4型内燃机车,而从这一年起,北京铁路机务段全部线路都换上了中国制造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

“国宝”东风4百炼成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东风   国宝   机车   铁道部   机车厂   河山   大连   柴油机   美文   中国   批量   祖国   成熟   工厂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