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那天,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大连机车厂俱乐部开始拆除,而时任机车俱乐部主任的王玉大却没有到现场,他不敢到现场,担心自己的眼泪止不住,机车俱乐部里有过他太多难忘的回忆,那里有他毕生热爱的事业,他没有勇气面对顷刻之间倒塌的俱乐部,那是曾经是他热爱的家,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文艺特长生在工厂最“吃香”

王玉大记得很清楚,1971年夏天,大机车要排练文艺节目参加全市汇演,当时到大连机车助管的大连第五中学,挑选文艺特长生到工厂助演,王玉大是五中的演出队长,酷爱文艺的他被借到工厂。

汇演结束后,19岁的王玉大直接留在了大机车。王玉大非常自豪。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里,能成为大机车工人,是许多年青人的梦想。从那时开始,王玉大就与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见证了大机车文艺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那一段段文艺滋养的岁月,让他记忆深刻——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1977年,演出的话剧《万水千山》剧照

1972年,职工文化活动开始恢复,工人文艺创作佳作不断。机车厂职工胡传治创作的版画《源源出厂》、王奎生创作的《出水飞渡》被评为大连市优秀作品,韩琪岚创作的版画《走遍车间暖人心》和王玉奎的《群策群力》入选全省美展,大连机车业余版画在全国版画中非常有名。

“刁德一,给我弄张票!”

王玉大入厂的第二年,工厂正式设立俱乐部机构。1977年,俱乐部改成兴工影剧院。

有了俱乐部,演出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大机车演出队闻名遐迩,最活跃时期,演出队二十多天就能排出一台戏。当时职工文化需求强烈,演出时都是一票难求。当时流行什么排什么,他们排演了话剧《万水千山》《枫叶红了》《于无声处》,还有古装评剧《谢瑶环》《墙头记》,还赶排幻灯片《同志,思想吧》等作品。后来,工厂又陆续排演了《为幸福干杯》《陈毅市长》《包公铡叛官》《屠夫状元》《派车》《鸳鸯谱》等大型话剧以及京剧、吕剧等,还演过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等等,这些文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群众文化生活。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演出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

王玉大说,他记得很清楚,当时演出《龙江颂》时,连续演出100多场,场场爆满,非常轰动,那时候演出队的演员到附近的商场买东西时,营业员都照顾,群众也让他们插队先买,经常会听到有的卖货员说“快看,胡汉山来了!”,还有的对着演员喊:“刁德一,给我弄张票”。那时候演员们有种被追星的感觉。

业余演员履获大奖

1986年夏天,工人业余文艺队参加东北铁路工厂文艺会演,获得3个创作一等奖,5个表演一等奖和4个二等次的佳绩,从此,大机车文艺队远近闻名,名声也飞走出了工厂,成了城市职工文艺活动响当当的品牌。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文艺队深入到车间演出

九十年代,演出队还代表大连市总工会,到部队、农村、海岛等地演出,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参加 文艺汇演留影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队演员全部都是业余演员,平时训练排演都是在业余时间里进行。在舞台,他们就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角儿。而在生产一线,他们是技术能手,是生产大拿,有责任心,肯吃苦。

许文强、孙悟空同台轰动了马鞍山

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让王玉大记忆深刻。当年,这样一支班底雄厚的演出队,曾经在国内钢材供应紧张时,走出大连,帮助工厂开展文艺外交,为大机车争来钢材、争订单、争效益,也争来了荣誉。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演员们在厂区内排练节目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钢材等原材料一度供应紧张,尤其是机车车辆生产需要的钢材更是紧缺,即使走后门批条子也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购买议价钢材也是难上加难。当时,大机车工厂领导决定,派业余演出队到国内几家提供钢材的企业去慰问演出,发挥文艺外交的优势,争取解决工厂钢材供应不足的问题。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1975年宣传队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机车业余文艺队出发了。他们演出第一站是钢材生产的骨干企业马鞍山钢铁公司。

当时,演出队出发前演员还未凑齐,上火车前才凑齐,节目也不成熟,下车后文艺队现排练,当时演出属于业余性质,演员们吃住行都是自费。到达当天晚上就要演出,节目还不成熟,带队的领导急得不行,在现场盯着大家排练,大家都知道,在外地演出不是在自己家门口演出,是代表大机车演出,也可以说是代表大连演出,要正式演出了,节目还半生不熟怎么行,第一炮要打不响就丢大人了。当时王玉大是俱乐部主任,尽管他一再向领导保证演出效果一定会好,没有问题,但是领导还是不放心。

没有太多的寒喧,也没有领导讲话,晚上的演出在大家的期待中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独唱,台上演员刚唱完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鼓掌,演员连唱了三首,又退场三次都被热情的观众召回,

第二个节目,观众掌声如潮,演员又下不去台了。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1985年,文艺队代表工厂到天津、永济、西安、北京等地慰问协作工厂。图为演出人员在北京二七车辆厂

当晚,八个独唱演员,个个出彩。在节目的编排上,他们首创了歌曲联唱、乐曲联奏的新形式,而且唱的都是时下流行的歌曲,《西游记》《上海滩》《四世同堂》《敌后十八年》等热播电视剧曲目一首接一首,演员还分别化妆成剧中的许文强、孙悟空等电视剧中的人物,在台上边唱边表演,再加上歌舞联奏联演,器乐联奏,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整个晚会的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文艺外交换来钢材大订单!

那天演出后,带队的厂领导乐得合不拢嘴,他自掏腰包,犒劳全体演员。

第二天上午,马鞍山钢铁厂召开座谈会,经理说,今天让你们过来,我向你们报告,你们的演出轰动了马鞍山,这么多年,我们没看到这么好的节目,你们为我们工厂的生产鼓了劲,加了油,你们需要的钢材我们确保供应。

第二天晚上,演出队应邀加演一场,当时安徽黄梅戏剧团也在马鞍山演出,但大机车演出队20元一张的票已经早早卖光了,等到晚上演出时,马鞍山大会堂已经人山人海,被观众挤得水泄不通。

那天演出后,文艺队应邀到马鞍山矿山又演出三天。三天的演出结束后,马鞍山钢铁厂又要求文艺队到马鞍山某个区再去演出,他们还把全部演出进行了录相,在当地的电视台播放。

马鞍山演出成功,使文艺队名声大震,文艺队的文化外交初战告捷,效果非常好,能间接地为工厂生产服务,演出队员们倍受鼓舞也颇为自豪。

闯荡上海难

演出队接着又到西安机车厂、上海戚墅堰等单位演出,还到一些重点的钢材企业演出。路过上海时,演出队决定在上海加演一场。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1975年文艺队在演出

到上海演出,大家心里没有底,毕竟上海是个大城市,大家感觉上海的欣赏水平很高,当时上海的一家钢铁厂工会领导勉强接收了文艺队,剧场里有1300多个座位,当时出于礼貌,这家钢铁厂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各工厂各部门要组织好观众,对座位都是落实到人到位,规定不来不行,要给大连机车厂面子。

当天晚上七点十五演出开始后,刚演出两个节目,全场就轰动了,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又应邀加演两场。

第二天演出时,观众把剧场挤得水泄不通,通道上都挤满了人,演出期间,剧场突然意外断电,当时礼堂里漆黑一片,整整断电了15分钟,但观众秩序井然,都在静静地等待演出重新开始,现场没有一个观众乱跑乱动。,那场面,真是让人感动。

工厂艺术家让人敬佩

文艺队三十多人,那时候大家一有时间就在一起切磋技艺,相互学习,个个练就成了多面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那时,大家收入都不高,吃饭住宿都是自掏腰包,有些人甚至还很贫困。王玉大回忆起一件有趣的事,记得当时在马鞍山演出,演孙悟空的演员在台上演出时,鞋子突然掉了,里面的破袜子露出了脚趾头,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不用上班,唱歌跳舞还能拿下大订单,工厂里文艺范儿凭的是什么

1982年歌咏比赛

演出队的生活紧张而艰苦,有时演出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驻地,演出回来后再做饭,虽然辛苦,但从不觉得累,能为工厂生产出力是最让他们感觉自豪的。虽然他们是业余演员,但是演员素质和演出水平一点也不比专业演出差。

王玉大说起文艺队的演员们的成就时,赞不绝口,如数家珍,有唱民歌的李仁嫒,总是演女一号的左小菲,唱通俗的刘燕,打架子鼓的毕建臣,已去世的指挥刘文波等等,当年,独唱演员王铁军还被市总工会任命为工厂艺术家,而每提起这些熟悉的名字时,王玉大的眼里都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马鞍山   机车厂   文艺   工厂   钢铁厂   大连   俱乐部   美文   上海   机车   钢材   订单   观众   演员   演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