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校的第一次通电话

“叮呤呤……”手机响了,我拿起手机,陌生电话,出于礼貌,我还是接通了电话。

“张老师,你好!我是刘平。”我立马坐直了身子,原来是新校长来的电话。

年前期末时,全县校长大交流,好多学校都换了新校长,而且是放了假后才正式下文的。放假前,我们没有跟新校长在全体大会上照过面,我从小道消息得知是刘平来当校长。再看看手机,已经晚上九点半了。这么晚,新校长给我打电话,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心也紧张起来。

“刘校长,您好!有什么事请吩咐。”

“久闻你大名,来学校二十几天了,都没有空给你打电话。”

“刘校长,你是大忙人,有啥子事尽管吩咐就是了。”

“眼看就要开学了,但疫情还没过去。上面要求我们停课不停学,学什么?怎么学?各校要根据自己学校实情合理安排。”

“哦。”

“我们是农村小学,网上学习肯定不现实。我们安排学生在家里做做手工、练练书法,用绘画、写作、办手抄报、录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抗疫防疫知识,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这很好哇,前两天,我让我女儿参加网上学习,效果不好。”

“同时,各班任课老师定时通过班级群向学生布置一些复习和新课预习作业,让家长督促完成。”

“哦。”

“张老师,我今晚找你就是希望你给我学校做一个‘停课不停学’的综合宣传报道,要突出农村小学特色,特别是要突出周家小学的特色。相关资料我会发给你,你也可以在周家小学群里搜集一些。”

“行,我明天就着手这方面的工作。”

我和刘校通了半个小时的电话,挂断电话,我陷入了沉思。

一个新校长还没有跟全体老师见面,却在假期里忙学校工作不亦乐乎。他刚刚从学校回来,还没来得及冲凉就跟我打电话。一个雷厉风行、精明能干、兢兢业业的新校长形象浮现在我眼前。

刘校长要求这次的宣传报道要突出我校特色,说起“特色”我就想起了去年两次与刘校相识。去年三月底,我随大竹县小语名师工作坊的成员一同去成都学习,恰好遇到刘平校长。当时,我们彼此不认识(也许第二次相遇时,他也没认出我),随同的人一般只带一个背包,坊主黄尤林带了个笔记本电脑,刘校长却带了一个摄像机,我好奇地问:“刘校,你带摄像机干什么?”

刘校笑着回答说:“我一个人学了怎么行呢?我要把全程录下来,带回去让全体老师都学习。”

“你回去做个报告不就行了吗?”

“讲不好,也讲不全。还是全部录下来好些。”

这就是刘校长所说的特色吧。

第二次相识刘校是在年前期末统考时,全县抽考五六年级,老师交换监考,我有幸派到高明小学监考,当时他还是高明小学的校长(考完就成为我们学校的校长了)。考试那天,我随同事一同来到高明小学,走进校门,正前面教学楼墙上一幅钛金字标语映入眼帘——教育安全促维稳,艺体国学出特色。我想这所学校虽然小,但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呢?细细观察,小小的操场布置得很精致,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灯光球场一应俱全,校门口的楹联刚劲有力(遗憾的是我没记下楹联内容),真的是很有特色。我们来到楼梯,拾级而上,只见梯间墙壁上镶嵌的不是名人字画,而是一幅幅学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别致典雅,很有特色。

刘校还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艺体创新活动等情况,学校自编了一套供小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教材。看来刘校所说的特色真不是吹出来的。

现在,刘校长要一个突出我校特色的宣传报道,我该怎么办呢?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与众不同才称得上特色。但是宣传报道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胡编乱造,闭门造车。

我耐心地等着第二天刘校给来发来素材,我也思考着用什么形式向人们呈现这次报道,是图文并茂的文字,还是视频,还是……我努力地思考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大竹县   楹联   全县   国学   美文   我校   期末   书法   摄像机   校长   特色   老师   小学   电话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