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改变,从此开始————读《终身成长》有感

五月,鲜花开遍原野,疫情雾霾散去,我们齐聚校园。开学工作繁忙,备课、赶课自不用说,新校长上任三把火烧起,围绕中心工作——教学,抓常规、抓教研、抓课改,全体师生心弦一下子绷紧。无奈,只能忙里偷闲,赶看共读书籍——《终身成长》。

试着改变,从此开始————读《终身成长》有感

01 从茫然到清晰

《终身成长》是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编写的心理类书籍。她在书中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初读一二章,做完章末测试,惊叹自己是一位完全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继续读,感到茫然,似懂似懂,德韦克选择不同领域的典型事例逐一阐明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间的弊与利。这两种思维模式在我脑海中转来转去,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令人晕头转向。直至读完书的最后章节,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存在着两种思维模式,即: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共存,主要是看哪种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人如果想要取得成功,或者成功后再创辉煌,就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让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占绝对主导地位。

我在书中找到了“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第一步 接受(去拥抱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第二步 观察(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第三步 命名(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第四步 教育(教育他。让他和你一起走过这段旅程)。”我不知道这个方法对我是否有效,但是,我会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试着改变,从此开始————读《终身成长》有感

02 从5岁的洛蕾塔说起

“20年前,5岁的洛蕾塔和家人搬到美国。几天以后,妈妈带她来到新学校,当时学校立即对洛蕾塔进行了一次入学测试。接下来,她进入了学前班——但并不是尖子班。”

在成人眼里,入学测试只不过是一次测试而已,谁也不会把它与孩子的未来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次测试,给年幼的洛蕾塔贴上了“自己不是尖子生”的标签,即使她后来成为尖子生,并获得很多学术奖项,也认为自己不是一名尖子生。这不是她的谦虚,而是因为人生的第一次测试让她感到自卑,是她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在作祟。

在现实的教育体系中,类似于这样的入学测试比比皆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各类学校为了抓生源、抓质量,成立了尖子班、实验班、火箭班,这些班上的孩子都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但是,能进入这种班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落选,他们进入普通班后将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将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像洛蕾塔那样影响其一生的孩子一定不少。素不知,一次测试岂能定终生?

其实,国家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规定: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公布成绩,严禁按成绩排名、分班,严禁各类学校办尖子班、实验班、火箭班等,目的就是要保护未成人的自尊心,杜绝因一两次考试考差了而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上级考核学校看成绩,学校考核老师看成绩,评选优秀学校看升学率,哪所学校能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去执行呢?成绩排名、按成绩分班、分快慢班现象严重,为了抓教学质量,许多老师大搞题海战术,偷偷办补习班,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种现象屡禁不止。

小女月儿正读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本是自然晋升,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我县的重点中学都要自校命题考试,择优录取,因此,月儿也面临着小升初的小小压力。老师拼命、学生受压,天天晚上做作业到十一点左右,早上六点要起床,睡眠严重不足,有时,我真感到心疼,多么希望老师能少布置点作业。最恼火的是,她时常问我,要是她考不上大竹中学怎么办。我告诉她,必须努力,必须辛苦,平时睡眠不足,周末来补,不要担心考不考得上,即使考不上也无所谓。因为你努力了,也就不会后悔。

回顾小女六年来的学习经历,光从考试分数(即成绩)来看,时起时落,有时进入前十名,有时后退到二三十名,我从没指责她,只告诉她,这次考差了没关系,继续努力,总有一次你会考出你理想的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六年级上期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如今面临小升初的关键时刻,我仍然这样要求她,要她明白,一次考试定不了终生,你的一生要面临无数次考试,不可能每次都成功,每次都优秀。

03 试着改变,从此开始

有一次,小女他们举行了月考,回到家里,她没有及时告诉我成绩。当我问她成绩时,她说数学七十几。我问她怎么才七十几呀,她说:“班长卢奕才90分呢?我七十几是高的。”

他们最近复习测试题都是一些比较难的奥数题,光从分数来看肯定不理想,升学考试一定没有这么难。但是,我感到诧异的是,她竟然认为班长考得好是理所当然。于是,我告诉她,班长考得好,是因为她努力多一点,不是因为她很聪明,你考得差,是因为努力不够,不是因为你很笨,人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天生的才能是没有用的,成功必须靠99%的努力才能实现。

看来,从现在开始,我和女儿都应该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呢?《终身成长》在最后两小节里告诉了我们的方法,对照两种思维模式对比图,给自己设立目标——成长型目标,每天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试着改变,从此开始————读《终身成长》有感

问题1: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我周围的人呢?然后制定一个计划。

问题2: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这个计划?当你遇到不可阻碍与挫折时,制定一个新计划。

问题3: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我的新计划?

不管你感觉有多差,都要去这样做!

获得成功后,别忘了问自己:

问题4: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什么?

改变也许艰难,但是很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大竹   小女   美文   班长   终生   旅程   火箭   成人   茫然   成绩   努力   老师   孩子   测试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