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永远学习,是一个人不老的秘密。

1

贝聿铭先生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中国银行创始人贝祖怡之子,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这些标签,熠熠生辉也是他身上的“光环”。

其实,在贝聿铭先生身上,最宝贵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他的养生秘诀。

他103岁的人生历程,雄辩地说明,他的养生秘诀行之有效,有很强的普适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工作者是美丽的,工作者也是幸福的。

2

工作,让青春不老。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阿宝》里写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贝聿铭之所以能够成为“建筑泰斗”,离不开他对于工作的痴迷。

有人发现,贝聿铭虽然是个工作狂,睡眠不多,却精神极佳,觉得很奇怪,就当面请教。

贝聿铭说:“我天生一个劳碌命,干起活就会兴奋异常,快乐延长。”

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会四处走走,随意看看。他最喜欢看田野草地、山川河流,听风声雨声、小鸟歌唱。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沉醉辽阔自然,烦恼烟消云散。

一般情况下,他随身都会携带一本书,走累了就会坐下来,不论是路边的石头,金黄的树叶,松软的田埂。

沐浴温暖的阳光,闻着泥土的芬芳;

聆听天籁的声音,笑看自由的牛羊。

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本身就是最好的放松,这对于接下来的高效工作,功不可没。

多年以前,有人说工作者人美丽的。会让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开心工作,快乐休闲,这两点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工作得到了调节,心灵得到了释放,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就是爱的传奇。

3

爱情,让彼此燃烧。

贝聿铭和夫人卢爱玲,曾被欧洲媒体评为“最令人羡慕的世界十大名人神仙眷侣”。

两个人从一见钟情,步入围城,到相濡以沫,生死相依。他们72年的婚姻固若金汤,真正达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完美境界。

生活上,互帮互助,携手并肩;

工作上,相互鼓励,攻坚克难。

三观的一致,精神的合拍,让贝聿铭如鱼得水,自在从容。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

有人笑问贝聿铭:“您是怎样给爱情保鲜的?

贝聿铭的答案是:从恋爱到结婚,从精神到肉体,我始终记住一点,将心比心,用爱造爱。

成功的恋爱是心心相印,幸福的婚姻是骨肉相连。

欣赏一个人,往往都是这样一个“流程”: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从一见钟情,两心相悦;到激情燃烧,如胶似漆;到归于平淡,化为亲情;两个人同舟共济,生死相依,是模范夫妻的标杆。

贝聿铭用“筷子”形容两个人的相处之道,平等互助,惺惺相惜,才能保持动态平衡,品得饭菜香甜,获得天长地久。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与时俱进,是对自己最好的“保鲜”。

4

学习,让生命妖娆。

出身书香门第的贝聿铭,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一习惯伴随终生。

鲐背之年,他依然每天还读书看报听新闻,从不间断。在他家里,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桌面、茶几到处都有他的书。

也就是说,他随时随地都可以给自己“充电”。行业动向、材料升级、技术迭代,他都了如指掌。这种与时俱进的自觉,让他在暮年,依然壮心不已,作品里闪耀着先锋路气息,时尚的光芒。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每一个优秀的作品,都是匠心独运的结果。

对于建筑设计事业的“痴心绝对”,让贝聿铭精神专注,思想聚焦,把浓浓挚爱,化作不朽天才。让他灵感迸发,创作出不计其数的经典之作。

他的收山之作,是在耋耄之年完成的,从大洋彼岸回到久违的故乡,他埋头工作,潜心创造,就有了后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雏形”。

他的呕心沥血,换来了举世惊艳。

贝聿铭很推崇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培根的一句话,是他的座右铭:“停止学习之日,即是开始衰老之时。”

学习对他来说,是智慧的洗礼,心灵的加油,精神的充实,生命的保鲜。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103岁贝聿铭养生秘诀:这3点,到永远

智慧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就是传世的经典力作。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在书籍,滋润下他大脑活跃,左右逢源;他青春回血,创新不断。这种“年轻态”,也是他健康长寿的“中流砥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聊斋志异   桃花源   山川   秘诀   骨肉相连   书痴   生死相依   培根   与时俱进   美文   钟情   建筑设计   工作者   现代建筑   身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