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懂政策,让预算资金尽其用优之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及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卫生健康领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国卫财务发〔2021〕14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国卫财务发〔2021〕16号)两份重要文件,以期通过方案和管理办法的实施,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这也是医疗卫生机构改善部分单位存在“重申请轻使用“、“重使用轻绩效”的现状,更加科学、高效使用卫生健康预算资金的重要指引。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申请财政预算资金?如何用好财政预算资金?如何避免无效被问责或低效无效带来的财政预算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的后果?

学懂政策,让预算资金尽其用优之用

一、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建立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研究制订具体方案,落实管理要求,着力推进管理质量、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综合提升。


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制订等重点工作。一是结合实际制订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结果应用等要求。二是健全绩效指标体系。建立分级、分项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绩效标准和操作规范,并对指标和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按照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及制度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对事前、事中、事后等各环节具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建立预算绩效评估机制。项目立项和预算评审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要条件。事前绩效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1)立项必要性。主要评估项目设立是否符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重点中心工作,是否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确定的服务对象,是否属于财政资金支持范围等。

(2)投入经济性。主要评估项目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项目支出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成本控制措施是否科学有效等。

(3)绩效目标合理性。主要评估项目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相符,是否有明确的卫生健康产出和效益,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可衡量,指标值是否合理、可评价等。

(4)实施方案可行性。主要评估项目实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明确组织管理、职责分工,是否制定有效的过程控制措施,是否建立保证项目绩效可持续发挥作用的配套机制等。

(5)筹资合规性。主要评估项目资金来源渠道、筹措程序是否合规,财政投入方式是否合理,筹资风险是否可控等。

(二)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编制预算时要分解细化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整体绩效目标及项目绩效目标,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推动对部门预算、转移支付预算和其他卫生健康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全覆盖;未按照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的,不予安排预算。绩效目标主要内容包括:

(1)总体目标。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 (2)绩效指标。对总体目标的管理过程和实现程度的细化、量化描述,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

(3)指标值。绩效指标在实施周期内预期达到的水平或结果,是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开展跟踪检查、数据统计分析和定期监控,利用现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持续性监控。

(四)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对预算批复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对预算执行率偏低、自评结果较差的项目,要单独说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五)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外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预算资金,向内配置资源、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六)强化绩效管理基础支撑。采取多种形式,充实人员配备,打造专业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队伍;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促进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学懂政策,让预算资金尽其用优之用

希望通过以上的努力,做到事半功倍,实现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预算   资金   指标体系   高效   目标管理   事前   实施方案   绩效   效益   指标   部门   目标   卫生   政策   项目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