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增设护工岗位,有必要吗?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丁照民建议,医院应增设护工岗位,缓解独生子女看护难题。


丁照民表示,目前,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生病去医院护理正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医生和护士之外,医院增设护工岗位,在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缓解当前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以往,护工是受雇用于患者或患者家属,在医院或家庭协助护士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帮助的工作人员。但目前,很多医院并没有护工这一岗位,大部分护工都是第三方家政公司职工,而并非医院正式员工。


因此,一般情况下,患者或其家属想要聘请护工,需在院外的第三方家政公司或平台寻找适合自己需求的人员。因此,好护工难找、护工护理不专业、聘请费用高、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所以,很多患者或其家属不愿聘请护工,一些院内日常护理工作自然压在了护士身上。


国内护士现状


据悉,2019 年底,中国护士总数达 445 万。欧盟规定,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 8 人以上,而中国仅为 3 人


据统计,58% 的护士一个月最多要值 6 个夜班及以上。根据科室情况、排班情况的不同,有 29% 的护士在夜班中有时间可以休息,但 71% 的护士没有时间休息,整夜在忙碌。


90.4% 的护士每天工作时长超过 8 小时,身体处于“过劳”状态。除了生理性的疲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 12%-15%,心理障碍多发。


而由于护工少,患者多,近100%的护士都要承担患者的一切日常护理工作。


医院增设护工岗位的好处


以我国国情所示,由于人口基数大,患者数目相对较多,护士资源明显缺乏,供不应求,护工行业应运而生。护工给予患者基本的陪护,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及部分简单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缓解护士资源匮乏的困境。


当然,有人可能认为,普通保姆同样可以护理患者的日常所需。但其实,护工与保姆相比,其具有更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术后患者、植物人、瘫痪卧床的患者等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其中包括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和口腔、会阴、皮肤压疮等特殊部位的护理,为患者进行营养配餐、床位肢位摆放,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及一些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教导等。


同时,医院设立护工岗位,面向社会和学校开展人员招聘工作,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就业困难的问题。


国内护工现况


01

具备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


护工在临床工作中具有特殊性,需要通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学习、观察护士在工作中的操作,透过不同途径了解护理知识,再结合自身的经历总结经验,掌握基本护理的知识与部分相关技能。


02

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面对重病患者,其生活无法自理,术后行动不便,家属无暇顾及,护工则需要进行一对一全天候的生活护理。体力过繁重,休息时间少,工作强度大。


03

社会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护工的需求度正在大幅提升。就目前而看,已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05

管理不规范,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由于还没有相关的法规给护工定位,也没有持证上岗的要求,护工岗位一度出现管理难、人员复杂、无法可依等情况。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护工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个人素质和职业素质也表现为良莠不齐,甚至存在个别“黑护工”现象。


因此,综上来看,贵州健乐护理认为医院设置正规的护工岗位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岗位   医院   良莠不齐   独生子女   供不应求   家属   护士   患者   日常   素质   技能   需求   知识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