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粽子、龙舟、悬艾叶菖蒲,还有一种可“辟邪”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包 粽 子

端午民俗:粽子、龙舟、悬艾叶菖蒲,还有一种可“辟邪”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爱国忧民,传说于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罗江。
人伤其死,于是开始把屈原之死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投“角黍”于江中,
用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从此端午节也被赋予成有道德含义的节日。


赛 龙 舟

端午民俗:粽子、龙舟、悬艾叶菖蒲,还有一种可“辟邪”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已不见踪迹。
在这之后,人们把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作为纪念屈原的一项重大活动,
用意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悬艾叶挂菖蒲

端午民俗:粽子、龙舟、悬艾叶菖蒲,还有一种可“辟邪”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至今还保留着用艾叶给小孩洗澡,以驱瘟祛毒的习俗。

雄黄点额

端午民俗:粽子、龙舟、悬艾叶菖蒲,还有一种可“辟邪”

雄黄,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认为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
俗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五月端午是一年中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的时节,
古时候每逢端午,虫兽出没频繁,
长辈便用笔蘸一些雄黄,点在孩童的额头上,
以求起到驱毒辟邪之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龙舟   菖蒲   汨罗江   拜祭   洞庭湖   端午   楚国   屈原   本草   雄黄   民谚   贤臣   粽子   端午节   习俗   民俗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