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端午那些事

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赛龙舟,湖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祭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这些被我们华夏民族传承至今,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蓦然发现这节日承载了一走便是两千余载的向往路,关于端午的每一个年代,都记满了古今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百越之地早在春秋之前便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的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江浙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的说法。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如今,人们迎接的端午节方式,精彩纷呈,全国各地在假期时开展着各具特色的民间活动,共同庆祝这一饱含人文情怀的重要节日。

龙舟竞渡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古时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人们祭祀龙神庙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表达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与南方的赛龙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马球。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悬艾叶、菖蒲、蒜头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它们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

拴五色丝线,长命缕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为幼童们佩戴,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

挂荷包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千年节日的慢慢衍变,荷包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画额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王字代虎以镇邪。

艾虎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沐兰汤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采药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瓷颜茶语|端午那些事儿

端午节日的主角,当然是粽子。食在中国,每一个节日里总会找出一种美味代表着人们对节日的记挂,无论多忙,记得在今天品味软糯的粽香,因为那是幸福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汨罗江   佩兰   秭归   端午   龙舟   屈原   雄黄   菖蒲   苏州   仲夏   荷包   端午节   习俗   中国   事儿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