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茶要译成“Black tea”

为什么红茶要译成“Black tea”

红茶,英文名字又称为Black tea ,属于全发酵茶,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国的化学成分变化比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故名红茶。

为什么红茶要译成“Black tea”

那为什么红茶要译为“Black tea”呢?这其实是红茶初起时,在其起源地中国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东北5千米处的江墩、庙湾自然村,当地人(江氏族人)因其外形乌黑油润即以当地音称为乌茶,至今与庙湾相邻的光泽司前干抗一带仍称红茶为乌茶。16世纪17世纪初(约1607年),红茶由荷兰商人运往西欧,这个当地的土名在随后出口时很快演变成正山小种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中国改称武夷茶、乌茶为红茶是在1843年以前。因为乌茶产区扩伸到湖南黑茶产区,为了有别于黑茶,又根据《巴陵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广东人)重金来制作红茶,农人颇获其利,日晒微红,故名红茶。因此,武夷茶是红茶的始祖。

为什么红茶要译成“Black tea”

综上所述,中国茶是于1607年开始输入西欧,这时是以武夷茶的叫法存在;到了1700年前后,开始改称为乌茶;到1843年正式命名为红茶,沿用至今。而西欧仍被称为“Black tea”。

“红茶”最早一次出现在刘基写的《多能鄙事》一书之中,书中介绍了“兰膏红茶”“酥签红茶”茶汤的调制方法。

明初学者朱升也曾在《茗理》一诗中有描述:“……抑之则实,实则热,热则柔,柔则草气渐除。然恐花香因而太泄也,于是复扬之。迭抑迭扬,草气消融,花香氤氲。茗之气质变化,天理浑然之时也,浸成一绝。”此诗阐述的是红茶发酵过程中的制法过程,说明明初就已产红茶。

红茶按加工工艺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那这几类红茶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且看下一篇更新文章为大家分享。

为什么红茶要译成“Black te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陵县   武夷山市   红茶   西欧   桐木   茶汤   自然村   农人   荷兰   茶色   产区   中国   花香   过程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