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长痘、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流鼻血等上火症状并不罕见,有些人在上火的同时,还有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小腹怕冷喜暖等寒象……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图片来源◎堆糖

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上热下寒。一寒一热,在人体内上演着一出冰与火之歌。


什么是上热下寒?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就是阳盛于上,阴盛于下,上下不交通,又叫心肾不交。

表现为上身特别是头、面、咽喉等有热象,而下身特别是下肢却是寒象的证候。

简单地说,是身体的冷和热没有去到该去的地方。

人的是正常状况是水火既济的和谐情况——即心火下去,向下滋养肾水,肾水蒸腾,向上滋润身体,这样水火既济,形成良好循环。

但当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时,可使心火独盛,循经上炎,引起上火等症状,但这个火并非实火,而是虚火,为离根之火,因为除了这些症状外,还因为肾水没有得到心火的温煦,下降寒冷,出现下寒的症状。


上热下寒的症状?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上热下寒”的病症,现代白领常会在集中精力工作几小时后觉得四肢冰冷、头脑发热、眼睛干涩等状况,也就是出现"上热下寒"的状况。

对于上热下寒体质的人来说,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

上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经常上火之外,常见的还有燥热,失眠、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等一系列上热证候。

下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屁股以下冰凉,腿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凉的就难受,拉肚子,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妇科问题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人体最好的状态就是阳气在下部阴在上部,因为阴是液体,液体是从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阳气是火,火自下而上温全身。

但上热下寒,就颠倒过来了,成了阳在上,阴在下。

一天中,我们其实有70%的时间都在坐着。这样的结果就是,手在动,大脑在活动,嘴巴在不停的说话吃东西,上边动的多,气有余,就成了火。

但是我们的下半身却一直坐着,经络不通,脾胃也难以运化,火无法引领到下身,就导致“上热下寒”了。

另外,反季节寒凉的蔬菜水果吃得太多;经常生气、思虑过度;天生肾阳不足也会造成上热下寒的体质。
因生活习性不良,熬夜,喜饮生冷或久居潮湿寒冷之地而受凉;或者因饮食偏嗜,喜欢食冷饮或辛辣;因身体虚弱,还用不恰当方式减肥等,都会有可能导致上热下寒。


为何偏爱女性?

一旦上热下寒,男性很可能会夜尿多,是肾阳虚的表现,气化功能不行。

女性则宫寒,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觉,冬天被子里睡觉的时候脚还是冷的。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现在上热下寒这种体质的女性其实挺多的。上热下寒最主要体现在这个,女性一生要经历的:经、带、胎、产,全部是在身体中下部。

从青春期到绝经期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每个月都得跟月经打交道,经期的各种不注意;还有生育后的女性,调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最容易造成的就是下元的亏虚。


上热下寒怎么调?

使用“陈氏手穴砭术”调理,可以补阳滋阴、祛除寒湿瘀、消除中焦瘀阻,同时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推动心肾相交

第1步、点按脑中枢反射区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第2步、滚前额反射区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第3步、刮上下身淋巴反射区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第4步、滚三焦经反射区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第5步、刮脾经反射区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第6步、刮肝经反射区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第7步、刮骶骨反射区

上火又怕冷,多是“上热下寒”惹的祸

陈小砭提醒:每个步骤调理两分钟即可,最好每天调理一次,具体时间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因个人体质、操作方法不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现下   心火   阳气   水火   小腹   咽喉   下身   体质   反射   冰凉   症状   状况   身体   时间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