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很多人一年四季都会有手脚冰凉的情况,特别是女性,冬天被窝都捂不热,俗称“冰美人”,她们一般都喜欢“暖男”。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图片来源◎soogif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了”,这可能是体寒所造成的。


什么是体寒?


“体寒”,以中医看,大部分叫做“虚寒”,就是体质虚且寒。中医对于病情,可以用“八纲辨证”法说明,分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个八纲辨证,虚跟寒都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所以我们就说这个人虚寒。寒体质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虚就更怕冷了。


有的人寒,是上面热下面寒;有的人寒,是上边寒下边热;有的人寒,是内寒外热;还有的人是外寒内热……这些都叫寒,虽然表现不同,但都是气不能交通。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说一个人寒,意思就是这个正常的循环没有了,身体停留在冬天那个状态,一直闭藏,它春天不生了、夏天也不长了,秋天哪有得收?所以整个人都显得没有生机的状态,很弱、很冷淡的样子。


人是恒温动物,不是冷血动物,所以要温,热了不行,寒了也不行。所以冬天要“去寒就温”,夏天要”乘荫纳凉“。


体寒怎么来的?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1. 熬出内寒


在中医养生看来,子时觉至关重要,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因为子时这个时候阴气盛到极点,有一点阳气初生。


所以这是阴阳交接班的时间,又是一点阳气发芽的时候,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此时不睡觉,即把阳气之苗浇灭,长此以往,阴盛则阳虚,阳虚则寒。


2. 穿出内寒


短裙、露脐装、露背装……够冻人。而且露的这几个部位,偏偏是最怕受寒的。肩关节、膝关节都是人体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风寒受凉。


更要命的是颈背和腰腹,小腹为元气的中心,身之重地,腰为肾之府,颈背属于一身阳经之总管——督脉的位置,这些地方最不能受寒。


3. 吃出内寒


不管什么季节,雪糕、冷饮、冰水等照吃不误,水果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就这样长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来了。


4. 虚生内寒


内脏一虚,功能与活力下降,内寒就会丛生。加之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对身体正能量变本加厉地消耗。


如果你还不注意养生,就会导致耗的远远大于养的,就导致内脏功能虚弱,内脏运转慢就滋生出内寒了


5. 懒生内寒


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


而现代人最缺的就是这个,在家歇着,出门坐车,上班坐着,总不动,气血运行就弱,体力就会下降,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6. 外寒伤身


这个外寒就是指外环境的寒,比方说秋冬气温下降,天气寒冷,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风寒,但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其实更多是在夏天受的寒。


你体寒吗?


别人穿短袖的时候,你已经穿上了衬衫;别人穿衬衫的时候,你穿了秋裤;当别人穿秋裤的时候,你却穿上了棉袄……


受不起寒,穿的再多还是冷冷冷,你可能已经被寒气偷袭了。看看你体寒吗?


轻度体寒的表现:

1. 怕冷,手脚冰凉。

2. 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复期长。

3. 生理期经痛严重,腹部有垂坠感。

4. 面色暗淡,无血色。

5. 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6. 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中度体寒的表现:

1. 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2. 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涨。

3. 生理期紊乱,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4. 皮肤干燥易干裂。

5. 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6. 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重度体寒的表现:

1. 下半身水肿严重。

2. 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3. 睡一夜手脚都仍冰冷。

4. 起床时手脚发麻。

5. 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6. 经常感到胃胀气。


排寒很简单


使用“陈氏手穴砭术”调理,可以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和强壮全身,长期坚持可以增强人体内的阳气改善体质虚寒


第1步、点按脑中枢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第2步、滚前额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第3步、刮大椎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第4步、刮督脉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第5步、刮脾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第6步、点按双肾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第7步、刮脾经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第8步、刮肾经反射区

穿再多,还觉得“冻成狗”,你可能是体寒


陈小砭提醒:调理两分钟即可,因个人体质、操作方法不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子时   督脉   阳气   风寒   气血   内脏   体质   现代人   反射   手脚   睡眠   中医   冬天   夏天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