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认识身体的阴阳:1,阳(动):皮毛、肌肉、筋骨(保卫体表);六腑(消化传导为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上焦;外侧;气。

2, 阴(静):体内脏腑(保守内部精气);五脏(储藏精气:肝、心、脾、肺、肾);下焦;内侧;血。

中药的药性也有阴阳:中药的药性以气为阳;以味为阴。1,气分四种:寒、凉为阴;温热为阳;2,味分五种: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怎样分辨阴阳失调:

阳证(有亢进、兴奋、热性倾向)表征、热证;

阴证(有衰弱、潜伏、寒性倾向)里证、寒证

阳不足:表现为功能的衰弱,比如:少气懒言,怕冷,疲倦,不耐劳动等。

阴不足:表现为物质的损失,比如:贫血,萎黄,遗精,消瘦等。

阴阳失调的四种主要症状:

阳虚(单纯阳虚):阴盛导致,阳虚=阴盛阳虚

阴虚(单纯阴虚):阳盛导致,阴虚=阳盛阴虚

阳盛:阴虚导致,阳盛=阴虚阳盛

阴盛:阳虚导致,阴盛=阳虚阴盛。

诊断时辨明阴阳:

脉诊:数、浮、滑属阳脉,多见于阳证;迟、沉、涩书阴脉,多见于阴证;

舌诊:红、绛色表示血热,属阳;淡或青色,表示血虚或血寒,属阴。

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肠胃的病变,燥,黄属阳,滑白属阴。

治疗时调和阴阳:《黄帝内经》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原则,即表征用汗发,里证用下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凉法。

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黄帝内经   阴阳   时调   萎黄   下法   血虚   舌苔   脏腑   体表   表征   精气   药性   衰弱   中药   倾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