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展,发生过程都是致病因素(外邪,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身体正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的结果。

因此,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治病原理如下:

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药物的偏性

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

药性的含义:

1.药物和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

2.包含了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3.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的含义:

主要是指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应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归经,有毒无毒。

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和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中药的作用:

1.治疗作用:又称之为中药的功效。

2.不良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扶正祛邪   中药   脏腑   药性   经络   气血   疗效   阴阳   药物   含义   规律   性质   作用   疾病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