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告诉你:你应该使用胰岛素吗?你可以停

案例:

王先生,40岁,来自怀化一个偏远的乡村,因为“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3个月”入院,患者一天饮水量约10千克(1桶水),每天进食8两米饭,体重从80千克降到了60千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实话,有这样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少见了。因为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识也提高了,一有口干多饮症状就及时就医,较少发展到这样严重的症状才就医。

一个案例告诉你:你应该使用胰岛素吗?你可以停


患者入院后检查空腹血糖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6%,尿酮体两个加号,胰岛功能检查:C-肽水平低下。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很明显有必须使用胰岛素的指征,但是问题出现了,患者坚决拒绝使用胰岛素,说胰岛素是激素,用后会上瘾,没办法,治病救人要紧,开始了艰难的沟通交流工作。

使用胰岛素会上瘾吗?

作为医生,必须要解决患者的顾虑。

首先,我诉患者,胰岛素是激素,但是胰岛素不是我们平常所使用的激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用多了或者滥用确实有可能产生依赖性,但是正规使用发生依赖性可能性很小。而胰岛素是我们身体里面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如果缺乏胰岛素生命无法存活,1型糖尿病患者就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在胰岛素发明之前,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很短就是这个原因。而2型糖尿病患者都伴有胰岛素缺乏和(或)抵抗,血糖越高胰岛功能越差,分泌胰岛素能力越差,越需要补充胰岛素治疗,患者C-肽水平低下,说明胰岛功能差,必须补充胰岛素。


其次,我向患者解释,短期使用胰岛素,能解除高血糖对机体的毒性,使胰岛功能部分恢复,为以后使用其他降血糖药物创造条件,患者听了我的解释,终于同意使用胰岛素了。


哪些情况必须使用胰岛素?

我们知道,降血糖药物有很多种,哪些情况下必须使用胰岛素呢?虽然这是医务人员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这里还是要科普一下,使糖尿病患者在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以下这些情况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

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

妊娠和分娩期糖尿病;

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明显高血糖(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或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明显下降;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者。

一个案例告诉你:你应该使用胰岛素吗?你可以停


很明显,王先生不论从空腹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来判断,还是从症状及糖尿病酮症的急性并发症来判断都达到必须使用胰岛素的指征。


胰岛素治疗的方式有哪些?

岛素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皮下注射,一种为静脉注射。所有的胰岛素都可以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胰岛素只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王先生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我们首先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待酮体阴转后改为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血糖明显好转,“三多一少”症状消失,饮水量从每天10千克减少到2千克左右。

哪些情况无需使用胰岛素?

1.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下(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如果血糖控制达标(HbA 1c≤7.0%),可以暂不使用口服药治疗。

一个案例告诉你:你应该使用胰岛素吗?你可以停


2.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达到控制目标,暂不使用胰岛素治疗。


3.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之后,部分患者可以改为口服药治疗,甚至停用胰岛素仅在生活方式干预下维持血糖正常。


王先生经过2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完全正常,所使用胰岛素剂量较小,遂停用胰岛素治疗,仅生活方式干预配合口服二甲双胍,患者血糖亦正常。


王先生高兴地对我说:“使用胰岛素还真不会上瘾,真的能够停下来”。关于胰岛素的应用,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该用时一定要使用,切莫听信谣言,耽误治疗。


大糖医是一个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台,目前已聚集了25000+公立医院专业内分泌医生,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远离并发症。关注大糖医微信公众号,或在苹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载“大糖医”,了解更多糖尿病资讯,获得医生专业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胰岛素   酮症   酮体   胰岛   血红蛋白   皮下   生活方式   并发症   血糖   上瘾   激素   糖尿病患者   症状   糖尿病   患者   案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