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谈谈我们办不到的事

现代人之所以越来越胖,是因为越来越烦躁,每天不开心的事情有那么多。

为啥就不能让我快快乐乐吃一顿好的呢?

有时候一个人愿意去减肥不是因为毅力,而是他遇到了那个人,每个人心里都知道。

长胖不好看,但那又有什么所谓,反正都是自己一个人。

因为没有期望,所为我们长期与绝望伴随。

久而久之这种生活习性慢慢伴随着我。


反正都谈到了减肥。

那就索性谈谈有关减肥我们不知道的一些事:


No.1 身体质量指数BMI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判断肥胖的标准:简称BMI。

这个指数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体重以公斤为单位,身高的平方比如你是170cm,1.7×1.7=2.89平方)

世界卫生组织还给了两条标准线,第一条叫超重线,超过BMI超24就算超重。

第二条线叫肥胖症线,超过28就算肥胖症。

这个指标不是万能的,它只适合测试成年人。

小孩子和老年人,还有职业运动员都不符合。

这些人要不就是身体指标在剧烈变化,要不就是肌肉含量超高,体重明显沉。


No.2 增重和减重的核心因素

知己知彼,要想有效减肥。

首先我们要了解增重和减重的核心因素。

增重的就一个,就是我们吃进肚的食物,但吃下的食物不一定全都变成能量,有很多还没来得及吸收就排出体外了。

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非常多,甚至我们肠道内的细菌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再看消耗的部分,最大的误区来自于很多人认为稍微体育锻炼可以消耗大量热量,消耗掉大量脂肪。

其实不是,正常人就是那些身体情况和运动量均值差不多的人。

他们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量,比如每天通过运动燃烧450千卡的热量。

坚持一个月,而且在这一个月里饮食习惯不能改变。

坚持下来后这些热量核算成1.5公斤脂肪燃烧。

每天要耗费45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商业楼宇的30层爬两个来回。

一个人,平常生活的好好的,现在突然让他每天从1层爬30层,来回两趟后他不会食欲大开吗?

吃得更多,甚至有时候比运动量增加的还多。

所以增加运动量对减肥的人来说,是意志和体能的双重考验,对一般的人效果不会很明显。

还有我们日常消耗的能量大概有60%以上属于基础代谢。

我们是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恒定就是耗能最大的项目。

还要维持血液循环,维持细胞内各种物质合成。

虽然这些活动都进入不了我们的意识,它们的功耗也不高。

但因为24小时一刻不停,所以耗能总量超过人体一天的60%。

如果把有意识的运动,和不得不做的运动。

比如上下班路上、走路、站立,敲键盘、思考这些都算在一起,只占一天耗能的20%-30%。

还有一部分叫做消化耗能,就是分解食物需要的能耗。


No.3 减肥手术

这个就不建议了。


No.4 减肥激素

这个也不建议。


No.5 减肥药

这里说的减肥药,不是减肥保健品。

比如减肥茶、减肥胶囊……

想靠吃药减肥,还没有副作用,太难了,这关系到基本的生命活动。

它的作用原理是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本质上是把你吃的油腻的东西中的油直接排出去。

这一排就难免超级尴尬,所以有人为了避免尴尬,吃饭时就特别注意少吃油脂。

其实也就养成了一种饮食的好习惯。

现在真正能做到排油的,就是这种药。

所以也不建议买。


讲了这么多!

我说说我的减肥历程:我是1.65个子有点矮的人,体重之前是145斤,现在是127斤,通过一年的时间减18斤。

我从不锻炼,从不挑食,偶尔还吃渣渣野,基本就是该吃吃,该喝喝。

因为我很清楚我要的不是完美的身体而是一个健康的身体。

因此我不刻意去追求减肥的效果。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买个“称”回来。

早晚称一称,前两个月的目的在于不要让它变重,只在于控制,第三个月开始“浪费”。

是的浪费,不管你吃啥最后一点要留一点,丢掉。

从第三个月开始,一个礼拜7天其中有4天晚上是不能超过晚上9点吃东西。

7天21顿是有两顿不能吃东西,多吃肉少吃菜,有肉怎么办?

丢掉,舍不得怎么办?

咬两口吐掉!

还是办不到怎么办?

那就吃掉。

只要前期15天保持这个习惯或者有意识告诉自己这个动作,15天后你自己就成为了习惯。

不信

你可以明天开始试试!


减肥:谈谈我们办不到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天保   世界卫生组织   长胖   增重   肥胖症   运动量   热量   脂肪   消耗   体重   食物   因素   身体   习惯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